摘 要:優化設計初中化學實驗課,不僅能使教師認識到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還能給予學生動腦動手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完成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徹底打破為了考試而學習的局面,使學生掌握學習的真諦,同時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使學生的化學素養得到提升。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課;優化設計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化學實驗課的重要性,使實驗課流于形式化。久而久之,大多數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同時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更不利于科學素養的培養。
一、原則
1.科學性
科學性原則是化學實驗課程設計的前提條件,它是指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程序和方法與化學原理知識、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一致,它是化學實驗課程設計的前提條件。
2.可行性
可行性原則指設計化學實驗時所運用的實驗原理在實施時切實可行,而且實驗選用的化學設備、化學實驗方法以及化學實驗藥品等都是目前學校實驗室能夠滿足的。
3.安全性
實驗必須確保安全,不能有任何傷害師生的事故發生。教師在選擇、準備和實驗操作過程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有毒藥品和具有危險性的實驗操作,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為了確保安全性,力求實驗成功,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實驗必須做到內容科學、方法合理、可靠性高;操作要規范、正確、熟練;善于采取針對性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4.簡易性
復雜的實驗裝置不僅操作起來不方便,而且還增加了實驗失敗的可能性以及事故的發生,同時也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簡化裝置時,“應盡量使儀器裝置的數量減少”“盡量減少儀器之間的連接,裝配”,并且盡可能地用簡單的裝置代替復雜的。
二、內容
1.科學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優化初中化學的實驗內容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會運用大量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而運用到實驗的課時非常少。實踐證明,教學課時和實驗課時需要有一個合理、恰當的比例,因為通過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課程的內容安排應該與化學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對于性質實驗、制備實驗,必須要在理論知識講解之后進行,否則不能夠取得理想的實驗效果。在化學實驗課上,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使學生在實驗之前了解實驗的相關內容,有效地避免學生接觸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另外,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演示實驗,能夠化抽象為具象,有助于學生掌握實驗的相關內容,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多媒體技術能夠化抽象為具象,消除學生的陌生感和隔閡感,使學生掌握化學的微觀實質和化學原理。
2.構建以生為主的教學方案,優化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案
傳統教學模式下,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不到培養,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構建以生為主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完成“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優化后的教學反感,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得到培養。在日常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為主,以教材為綱要,同時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通過化學實驗教學,不斷提升化學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作為當代的一線化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實驗課的重要性,且能夠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構建以生為主的教學方案,科學合理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促使學生成長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朝霞.談談如何實現化學實驗課的最優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1(12).
[2]吳叢亮.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化設計問題探究[J].中學時代,2013(16).
[3]李寒冰.初中化學實驗課的優化設計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29).
(作者單位 江蘇省阜寧縣東溝中學益林校區益林中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