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善良而純真的,教師應該學會與學生交流,讓他們的心靈之窗真正敞開。
關鍵詞:中學教育;愛;心靈之窗
曾經聽一位老教師這樣說過:“在學校里工作,只有當了班主任,才能真正體會到當教師的幸福。”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我開始還不太能感悟其中的真諦,慢慢地,當我一次次地和那純真的心靈碰撞,才慢慢感受到那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他是一名特別的學生,至今仍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更加重視與學生的交流。他叫小鈺(化名),由于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這個孩子的性格比較偏激。在家里,只要他犯錯或不寫作業,父母都采用打的方式,久而久之,小鈺已經麻木了,甚至出現被打時自己撞墻的行為。
記得有天早自習,鈴聲響了之后大家都回座位讀書了,我也讓他回座位讀書,不要再掃地了,喊了一次、兩次之后,他根本不聽,我很生氣,用命令的口吻讓他立刻回到自己的座位,誰知他居然氣憤地把掃把一扔,而且一臉很不高興的表情,眼神恨恨的。看到這一幕,我很氣憤,但轉念一想,雖然他現在是站在那了,可是他還是很不服氣呀!看得出來這個孩子很要面子,他認為老師在那么多人面前批評他,讓他很丟臉。看穿了他的心思,我就把他找出來,與他單獨談話。
我語氣輕柔地說:“你為什么發脾氣呢?”“在家是不是也這樣呢?”“那么老師和媽媽都是為誰好呢?”他都一一回答了。我又繼續問他:“既然大家都是為你好,那你為什么還要發脾氣呢?”此時他低下了頭。我緩了緩,意味深長地說:“既然大家都是為你好,你以后能不能不發火呢?”聽到我的話,他想了想,而后點點頭。我摸著他的頭說:“那說話要算話哦,我們之間做個君子協議,好嗎?”他想了想說:“如果以后再發火就是小狗。”看著那稚嫩的表情,我不禁微微一笑,重重地點點頭說:“好!”我們以小孩子的方式,勾手并蓋章承諾。每次他發脾氣的時候,我都會說:“別忘了我們之間的承諾哦。”每當聽到這句話,他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并能及時改正過來,當然經過這次事件之后,我也很注意對他講話的方式,有時甚至一個期待的眼神,他也能心領神會。
我覺得有時候與小孩子之間的溝通,不一定用一種方式,有時候用小孩子的方式也未嘗不可啊!
他叫昊昊(化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能由于他胖嘟嘟的體型造成了他懶惰的個性,他上課很注意聽講,也愛積極舉手發言,而且語言很豐富,是個講故事的能手。但很遺憾的是他不愛寫作業,為了他的作業,什么方法我都試過了,他就是沒辦法按時完成作業。由于肥胖的體型,寫字時手也使不上勁,握筆姿勢怎么教都不會,我不能看著這么聰明的一個孩子就這么沉淪下去,于是每天放學之后,我都把他留下來進行單獨輔導。為了提高他的寫字速度,我對他說:“只要你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老師就獎勵你小禮品。”他因此積極起來了,偶爾也能得到我獎勵的小紅花、可愛鉛筆、橡皮,每次進步,我都會在班級中大肆表揚他,其他同學都會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他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寫字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學期期末考試中語文和數學都考在了95分以上呢!老師和父母都為他感到高興。其實老師對他的關心早已侵入他的內心深處!記得那是全校大掃除,各班都在積極地大掃除,望著我們班這高大的窗戶,再看看這些稚嫩的一年級孩子,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爬上窗臺,孩子們都在下面看著我,突然有個聲音讓我心頭一暖:“媽媽,小心點!”我立刻下意識地尋找聲源,是昊昊,那是昊昊,多么親切的稱呼,多么純真的臉蛋啊!此刻擦著玻璃的手更加帶勁兒了。那一刻我此生都難以忘懷。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人和人心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教育的點點滴滴是用言語所表達不盡的,因為那一次次的育人過程,都是一顆顆心靈的碰撞。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孝陵衛初級中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