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寫字教學中努力著,積極探尋著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的新途徑,“快樂寫字,規范做人”便是我寫字教學探索實踐中的一個總結。
一、快樂地寫字
1.講故事,促共鳴,提興趣
根據低段小朋友的年齡特點,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必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寫字教學激趣的好辦法。我們可以在課前收集有關歷史文人學字的趣聞,繪身繪色地講給學生聽,激起學生興趣的火花。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漢字是一種文化,不僅積淀著中華民族的睿智、中華民族的靈魂,更凝聚著一種民族精神。例如,“書法秘決寓水中”的王羲之父子;“為得秘法甘為奴”的鐘隱;“功夫不負有心人”的鄭虔;“努力練字,最后奪冠”的本班同學,使學生在體會他人成功的喜悅之后,產生共鳴。
2.采用喜聞樂見的兒歌、謎語、順口溜激趣
新課標寫字要求中提到: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針對這一要點,可以編一個寫字口訣,幫助學生掌握寫字的要領。比如,“寫字姿勢要端正,身體坐正書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學好知識身體健”。剛開始學字時讓學生熟讀成誦,并能堅持落實,以養成良好的習慣。
除了要求寫字的姿勢要端正以外,還要工整地書寫漢字。此時適當地編一些順口溜,教學也將會事半功倍。比如,“爺”字:爸爸老了拄拐杖;“陽”字:山上日頭出;“春”字:三人看日出;“意、忽、總”這些字: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總有心”,從而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使學生在猜與讀中領悟字形,掌握漢字。
根據“能按照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這一理念,也可以編順口溜幫助學生強化寫字的規則:“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先里頭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在去年暑期教師培訓的觀摩課上,執教老師在教生字時,采取了說唱的形式,教師出示:“千、認”兩字。
師:請同學們書空,我說“木”。
生:我寫“木”,“木”的筆順是一橫,二豎,三撇,四捺,一共有四畫,木木木。
師:我說“認”。
生:我寫“認”,認的筆順是一點,二橫折提;三豎撇,四捺,一共有四畫,認認認。
這樣的說唱形式不僅學生說得津津有味,還便于學生快速識記生字,書寫的正確率在無形中便提高了。
3.欣賞文字,激發興趣
我國的語言學家羅常培早在1947年就在他的論文集《中國人與中國文》中指出:“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過去的文化靠著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著它來推進。”的確,文字與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作為教育者,我們更要通過文字來傳承文明,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學生去展覽館、博物館,感受書法,感受文字的魅力,從而使其感受美觀與新奇,從而走進漢字的世界,提升“趣”的概念。
二、規范地寫字
1.注重示范,模仿為首,個別輔導
著名語文專家張田若先生深刻地指出:語文教師寫字身教重于言教,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起示范作用,而且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給以學生書寫規范、美觀的潛移默化的熏陶。
(1)我們教師要勤練書法,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掌握系統的小學寫字教學的入門知識,堅持每天練習書寫,書寫時必須做到規范、追求美觀。
(2)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無論在作業的批改上還是板書中,都要嚴格按照規范的字體來寫,給學生起個很好的榜樣示范作用。寫字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個別輔導,多到學生中間走動走動,還可以握著學生的手寫,讓學生看看老師是怎么一筆一劃規范書寫的。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活生生的標本,是一種刻骨銘心的規范教育。
2.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范書寫
現在的小學生,有一部分人的執筆和握筆姿勢是不正確的,造成的后果是字寫得不規范、不美觀。究其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孩子們在入學階段沒有受到規范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的教育。低年級的學生初入學,可塑性強,是進行這種教育的好時機,但往往這種寫字的規范教育被繁重、機械的作業抄寫所淹沒。因此“治病先治本”,在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中,就應給予正確的指導,如握筆方法的教學時,要防止“病態食指”的出現,所謂“病態食指”是指由于執筆方法不正確,食指第一節死死地貼住筆桿,使得兩個關節之間形成90度的角,長期寫字后,食指就會出現軟弱無力,向外竟可以彎到90度,但拿細小的東西卻總是抓不起,不聽使喚。其實這種“病態食指”現象在小學生中普遍存在,試想,他們每天都要寫字,每天少則三四十分鐘,多則一兩個小時,能不受到摧殘嗎?
因此,規范執筆方法是何等重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有:手指、手腕要活動自如,無論如何不能死死地抓住筆桿,教師要示范說明: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住筆桿,并強調是“指尖”,不是“指頭”,并用實圖講解分辨“指尖”與“指頭”的區別,以便小學生能領會,正確掌握。
對于寫字姿勢的教學,可以把書寫姿勢的要領編成兒歌。如頭要正,肩要平,胸要張,背要直,頭稍前探,凳要坐滿,腿成直角,腳掌放平。便于學生的識記,并把兒歌和教室墻上的寫字姿勢示意圖貼在一起進行對照記憶。抓住要領,姿勢也就正確了,松肩振臂、凝神靜氣,不僅是寫好字的前提,更益于身心健康。注重持之以恒的規范教育,讓這種良好的習慣深深地印在學生大腦中,直至形成一種定勢習慣。這樣寫出來的字必定也是端端正正,有板有眼的。
總而言之,我們教師應該想盡辦法幫助學生建立規范的寫字平臺。努力為學生創設條件,保持學生的寫字興趣,從中讓學生感受到寫字的快樂。那么學生一定能寫出既端正又美觀的字來。
參考文獻:
雷錦龍,陳玲.讓快樂與寫字同行.衢州教育,2006(7/8):25.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高橋鎮岐陽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