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話說:“人生聰明識字始。”由此可見,識字對一個人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識字是學習其他一切知識的基礎和前提,是語文教學的起點,更重要的是識字始啟蒙教育的開端。因此,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以確保為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識字
第一步:看字形,建立對漢字的初印象
我們對很多事物的認識往往始于其外觀,認識漢字就是如此,我們先看到漢字的外形,進而才去研究它的讀音和深層次含義。因此,讓小學生建立對漢字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在學生對漢字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師就可以用游戲的方式檢驗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例如,可以采用小比賽:“比一比,看誰找得快,看誰找得準,看誰記得牢。”讓學生去體驗認識漢字的快樂,讓他們以一種享受的姿態去認識漢字,識字的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
第二步:小組交流,讓漢字進入到心里
在完成了最基本的“看字入眼”的階段,接下來便是交流階段。完成第一目標后,很多學生渴望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希望能夠與人分享,這時教師便可以適時地提出“分組交流”,即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彼此的記憶方法,比一比誰的記憶方法最好、最有效,并代表小組出戰最后的班級比賽。這種分組交流記憶不僅加強了每一位學生記憶生詞的成果,還促進了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大家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漢字記到了心里。
第三步:成果展示,讓漢字記入腦中
在完成小組交流的階段之后,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的交流,對識字情況進行最終的反饋。在進行班級交流的時候,由小組推選出表現欠佳的學生將本組選取的最快、最有效記憶生詞的方法進行展示,這樣表現較好的學生需要對其進行輔導,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幫助表現欠佳的學生提高對漢字的認識,增強其對漢字認識的信心,而且也從另一方面鞏固了優秀學生的記憶成果,讓漢字深刻記憶到腦子里,從而也使全組的學習成果有了本質性的提升。
在小學階段,識字是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知識,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手段來確保小學生的識字質量和識字效率。“三步走”的識字策略讓小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快樂地認識了單詞,激發了小學生的識字欲望,是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手段。
參考文獻:
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遷安市上莊鄉陶辛莊小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