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在的中職教育中,是否開設語文課程成為一大熱點討論話題。將講述語文課程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性,使教師在語文的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加強學生對語文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使語文課程在整個中職教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課堂;語文課程;教學方式;重要性
一、開設語文課符合中職培養目標的要求
中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形成主要是由辦學的性質、社會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的辦學層次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1.從辦學成次來看,中職教育只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一個分支,作為一名優秀的中職畢業生,除了具有高超的專業能力以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優異的知識文化、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適應社會生活的技能等,從而符合我國中等教育的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其中語文能力、語文文化素質也在培養目標的范疇之內。近年來,我國絕大多數的中職畢業生存在著缺乏素質的狀況,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不是中職畢業生沒有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精湛的專業技能,其中的根本原因是與其他院校的畢業生相比較,中職畢業生在基本的文化素養上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于有些對文化程度要求較高的工作,中職學生很難達到要求,只能望而卻步。
2.從辦學性質方面來看,在中職院校中,教師極其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但是從我國社會需要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方面來看,其他中等學校與中職院校就其根本來說,并沒有存在其實質性的差別。對于我國的中職教育,深受德國教育的影響。曾經的一位德國總理說過,德國經濟能夠得到快速的發展,其原因并不是職業教育為國家培育出了大量的具有專業技能的勞動人員,而是因為本國的職業教育為社會提供了許多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從中我們得知,我國的中職的教育目標,不僅僅只是為社會提供具有一技之長的社會勞動力,而是應該在培養專業技能的基礎之上,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3.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程度來看,中職畢業生將來主要從事的工作層次是生產、服務或者是管理領域的前線,屬于這些領域的中下層,負責一些專業技能型的工作者,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處在中間地位,是上下級交流了解的橋梁,需要將上級的命令傳遞給下級,還需要將下級的工作情況報告給上級,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在工作之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要求學生具備高超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高水平的交際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對群眾的組織控制與領導能力以及語言表達技能,而想要掌握這些能力,語文課程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中職培養學生的目標中涵蓋了學生對語文能力的掌握的要求標準,因此,在中職教育中必須開設語文課程,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
二、中職生源的實際語文水平狀況迫切要求開設語文課
近年來,由于中職生源質量較差,學生的語文基礎不夠扎實,很大一部分中職畢業生在語文方面的能力較差,不僅與普通院校畢業生的語文知識水平相差較遠,就連普通的初高中畢業生的語文能力也難以相提并論。在寫報告、論文等書面性文字時,經常會出現錯別字、詞不達意、歧義句、語句不通、詞窮等現象,為以后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現今,許多人已經開始為此擔憂。由于缺乏基本的語文能力與素質,致使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匱乏,學生在學習專業課時,對內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較差,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少公司在聘用高職畢業生時,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對學生基本文化素質的要求也有較高的標準。在面試過程中,許多中職畢業生由于表達能力不強、普通話不標準或者是對重點語言組織能力較差而應聘失敗。因此,重視人文教育的培養,將人文教育和專業素質的教育有機結合是我國教育的未來趨勢,是滿足未來社會需要的必然選擇,因此,在中職教育中開設語文課程是至關重要的。
在我國的中職院校中,由于家長對普通教育院校的不斷重視,生源的質量呈現下降趨勢;因此,中職院校要充分利用語文教育的優勢,為學生建立正確的語文觀念,拓寬語文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語文視野,在語文課程中添加人文教育內容,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化,健全學生的人格,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填補學生的文化素養空缺,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許多用人單位在選擇員工時,不僅要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術,還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中職院校要重視語文課程的重要性,從而培育出高質量、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譚蒙革.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辦法[J].成功:教育版,2008(08).
(作者單位 自貢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校)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