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Moodle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網絡課程管理系統之一,從課程內容安排、教學活動的安排與組織、教學評價、師生互動,教師在此平臺上搭建課程時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有趣。基于此平臺進行閱讀與寫作的教學,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了作文評改方式,同時又使家校互動成為可能。
關鍵詞:Moodle課堂;課外閱讀與寫作;探究式學習;過程性;互動評價
目前,作文教學缺乏完善的、科學的訓練體系,統編教材一直沒有專門的作文教材。雖然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有總的目標要求,但訓練的具體內容,每項具體內容所應達到的具體標準、訓練的先后步驟等在教學實踐中常常是沒有得到認真的思考與研究。這造成習作教學隨意性大,學生寫作缺乏興趣、作文教學效果低下等問題。而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又常常面臨一些難題,比如,不同年齡的孩子,他應該讀哪些書?孩子課外讀書沒有人指導怎么辦?怎么才能與更多的同伴交流讀書的心得感受?Moodle課堂很好地解決了圍繞在老師、家長、學生心中的難題。
一、構建Moodle課外閱讀與寫作混合式學習結構,改變學習方式
在對課外閱讀和寫作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了Moodle課外閱讀與寫作課程混合式學習活動結構:推薦閱讀—質疑問難—師生交流—學習評價。各環節具體說明如下:
1.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在整個Moodle閱讀課程學習中起“導引”的作用。在推薦閱讀之前,可以利用Moodle的調查功能提前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了解。比如,學生對哪類文章感興趣,閱讀量有多少,教師可以采取針對性措施開展課程,推薦閱讀材料。可以利用平臺中的投票選項,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投票,提前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閱讀的資源,對閱讀資源分門別類,讓學生有系統性地進行學習。
教師可以推薦文章資源,學生同樣可以利用Moodle平臺向大家推薦閱讀資源。比如,利用wiki的強大功能集成學生資源,資源共享。資源不僅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出現,還可以以視頻、圖片等多種方式呈現。
2.質疑問難
利用Moodle的聊天室、討論區等功能,圍繞共讀書刊的內容,教師提出指導性的問題,提一些文章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解答,從而對學生是否真正做到閱讀是一個考核檢驗。
學生自由提出感興趣或疑難問題,確定交流的主題,從而引發深度閱讀。
3.師生交流
由于Moodle提供一個活躍的社區平臺來幫助解決學習者的問題和發布新的觀點。
加強了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的紀錄,讓教師更能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歷程。
學生在權限許可的范圍內,可以參加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可以橫向打破班級界限與同年級學生進行交流,還可以縱向與其他年級師生進行交流。學生根據不同主題的討論區提交自己的閱讀作品(PPT、在線文本、Word文檔、電子小報、圖片等)。自由進入各討論區或互動交流區,欣賞作品,評價作品,暢談閱讀感受,教師也可以對作品作出相應的質性或量化評價。
4.學習評價
在Moodle平臺上的互動評價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多元化評價方式,教師制訂了互動評價的要求,“你覺得誰在本課學習中表現最好?”在完成作業之后,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先去查看其他學生的作品(發表的帖、作業等),然后把評價意見上傳到互動評價模塊,教師再根據學生的互動評價結果查看哪些作品得票率多,就可以定為優秀作品,體現了多角度的評價。
二、開辟Moodle課外閱讀與寫作作文實驗園,改變作文評改方式
開設作文實驗園,嘗試在網上進行作文評改。傳統的習作批改耗費教師大量精力,學生的習作只有老師、家長和學生自己看到,不能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而在作文實驗園里,每次上完習作后,教師會把習作指導、范文及好詞佳句提供給學生,便于學生隨時查閱。學生把自己的習作提交到作業區,這樣學生自己上交一篇習作,卻能欣賞多篇同學的習作,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大大提高了習作的積極性。
三、搭建Moodle課外閱讀與寫作家校平臺,實現家校互動
魔燈平臺具有開放的功能,家長參評、家校互動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成長以及閱讀與寫作水平的提高。
通過平臺開展問卷,引導家長評價孩子的學習過程,引發家長對孩子閱讀與寫作的重視。據統計,有95%的家長經常查看孩子的Moodle作業,有86.7%的家長反映自家孩子在家能堅持登錄平臺學習,有83.6%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表示滿意。家長參評使學校、家庭、學生形成合力,提高了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通過這一課題的開展,教師教學思想有極大轉變,教師不再是絕對的權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向發展的促進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更注重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總結出基于Moodle平臺課程設計基本步驟。
■
基于Moodle平臺課程設計基本流程
四、沉思后的新視角
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小組將在Moodle課堂添加微型課,針對Moodle課堂的某一個功能與教學活動對接,讓微型化的Moodle作用最大化,這樣使教師的指導作用更加有針對性。
綜上所述,Moodle作為一個開放的、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而開發的課程管理系統的出現,為課外閱讀與寫作探究性學習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模式。學生在學習中通過Moodle的應用達到資源共享,切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主動參與學習的功效;正是在Moodle平臺這盞魔燈的照亮下,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走上了信息化的高速路。
參考文獻:
[1]黎加厚.信息化課程設計:Moodle信息化學習環境的創設,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1.
[2]祝智庭.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學人員版·中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葉瀾.新基礎教育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7.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外國語實驗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