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人們學習母語的一門科目,但也正是因為是母語的學習,所以很多學生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甚至認為語文的學習是最簡單的。其實不然,語文關乎人們日常的交流,關乎人們對其他科目的理解。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詩詞歌賦,更多的是學習理解能力,學習和別人交流的能力。雖然語文已經是一門“古老”的科目,但是隨著新課標的展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針對這些語文教學中的現象做一個分析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弊端;課堂氣氛;學習效率
一、小學語文課堂枯燥
大多數小學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上就是教學生認字、組詞、造句。這些過程重復很多遍,直到學生記住這些語法、規則。但是這卻讓學生都覺語文沒有意思,很容易就走神。其實語文應該是最有趣的一門科目,因為語文涉及的方面很廣,從歷史到地理,從古代到現代,從中國到外國。所以語文本身的內容是很寬泛的,但是卻被老師教“狹隘”了。
二、語文課文只是認字
小學語文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認字,為了增加學生的認字數量,老師一般會在課堂上面教很多的生字,甚至在講課文的時候,也將識字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其實學習語文和學習英語是一樣的,我們不一定去死摳這些字,可以將這些字放到課文中去理解。小學語文課本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但是卻經常被忽略其傳達的精神,過度重視“認字”。
三、語文課氣氛壓抑
小學生應該是好動、精力大的,但是在語文課堂中,他們卻只能坐在那邊聽講。這樣一個以老師講為主的課堂已經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更加不能夠滿足現在小孩子的需要。老師說,學生聽,只能造成課堂氛圍的壓抑,造成學生聽課效率的低下。
四、小學語文受到網絡因素的干擾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現在大部分的小學生也都接觸過電腦。即使沒有使用網絡,也會聽到一些網絡上面的流行語,而這些語言都是網友之間開玩笑的搞笑語言。很多話都是篡改了原來的詩詞或是成語,甚至是對成語曲解。小學生還不具備這種分辨的能力,所以有時候就會對這些感到困惑。特別是網絡流行起來的語言比較好玩,他們的印象也比較深,所以會對傳統的語文教學造成威脅。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老師應該借助這些流行元素,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這樣就能夠變劣勢為優勢,變缺點為優點。
五、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讓學生的書法下滑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它將漢字更加工整地展現在大家的面前,能夠將漢字的每個部分更加清楚。現在在社會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提筆忘字。就是因為大家長期以來,使用電腦打字,所以很多時候自己寫,反而寫不出來。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語文正是練字的好時候,如果這時候過多地依賴計算機,那么就很難寫一手好字。
六、對語文教學不夠重視
很多家長都知道,英語非常重要,關乎著孩子們的前途。所以他們為自己的孩子報各種的英語班、特長班。但是卻唯獨忽略了孩子們語文的學習,當問及原因的時候,很多家長解釋說:“我們的孩子將來又不成為作家,語文學那么好有什么用。”這句話讓人聽了真的很痛心,語文學習不是為了考試,它是我們最實用的一門科目。語文就像是空氣一樣,它就在你的周圍,你卻永遠也感受不到。但是當它消失了,你連生存的權利都沒有了。
總之,語文是中國文化延續的一種方式,也是中國傳統得以繼承的一種方式。針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還需要廣大教育者、語文老師和全社會的幫助解決。語文不能消失,不論在什么時候,它都是我們中國人得以發展的精神支柱。
參考文獻:
葉美玲.淺說小學語文中的審美教育.考試周刊,2009(18).
(作者單位 貴州省興仁縣第六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