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情感特征較中學生和成年人有比較突出的特征,因此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十分重要。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一般都蘊含著比較豐富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依據教材的特點挖掘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以此震撼和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學生受到這樣的觸動,就會比較容易掌握作者在文章中傾訴的情感和思想,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汲取相應的知識。通過對新課標和情感教育的詳細分析,闡釋小學教師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法,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實施策略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態度體驗,反映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即人作為主體的需要和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小學語文教學中產生的各種情感因素,沒有一個不是理智情感、道德情感、美的情感的具體體現。
一、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概念
情感教學指教師依據一定的教學目的,通過相應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情感發生積極的變化,從而產生更多新的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以及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其自身的情感基礎,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使得學生在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同時,情感得到升華和滿足,使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小學語文實施情感教學具體的實施策略
在教學中應重視小學生的理智感和情感特征。學生的理智感和情感特征能夠促進小學生對學習的重視,并且能夠促進教師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感教學的成功與否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效率有著直接的聯系。
在教學中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與學生建立一種誠實、接受、理解的人際關系。小學語文教學應該以情感為紐帶,使得師生的情感隨著課文作者情感的變化而變化。
在教學中應該創設情境。小學生的情感一般來說比較簡單,容易受到外界情感因素的影響,也容易受到具體課文中的情感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創造情境,學生一定能夠從中收獲學習的熱情。
情感教學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如若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情感教學的作用,使得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等情感因素緊貼文本內容并服務于小學語文教學,這樣必然會對小學語文教學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 浙江省青田縣油竹實驗小學)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