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丈夫初為人父母時,周圍朋友也都剛生了寶寶,開始了新的家庭生活。正如你所知,第一個孩子總會在各方面給人帶來極大的震撼。記得我當時一直在問自己:我是否懂得如何撫養小孩?我是否已掌握了必要的知識?其實,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會了。
作為媽媽,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一帆風順地長大成人,于是免不了為他做太多的事,但這會降低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要適可而止,別為孩子打點好一切,這點很重要。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每一批移民都是靠努力工作才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立足的,每一代人都奮力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下一代人的生活水平應該比父輩們更高。但很多父母發現,舒適的環境卻培育出“享受特權成自然”的一代。有的孩子缺乏堅忍不拔的工作精神,也因此失去了拼搏的動力。
當時我正在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兩歲,一個半歲。我想我已過了那個想當完美媽媽的年紀了。我在這方面犯過不少錯誤,可能還會繼續犯下去。但我也意識到,事事都替孩子做好,會給他帶來什么樣的后果。讓你的孩子哭一會兒吧,真的沒什么問題。會哭的孩子更健康。
但完全沒必要為了讓孩子懂事而讓他過我們這代人的生活,我們可以根據當下環境、價值觀,問問自己:給多少算太多?如果我們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了一切,他是不是就是失去了個人奮斗的內在動力?給了他想要的,我們是不是剝奪了他個人奮斗和取得成功的寶貴機會?所以,讓孩子適當“掙扎”一下是有好處的,一個懂得努力拼搏獲取成功的孩子,要比一個有天分但卻不想工作或奮斗的孩子強得多。
克瑞絲·卡爾森
(Krlstlne Carlsotl)風靡全球的暢銷書作家著名演說家和激勵大師“不抓狂”哲學奠基人之一
作為已故全球暢銷書作家理查德·卡爾森博士的妻子,克瑞絲一方面延續著丈夫那非凡的“不抓狂”事業,一方面努力經營自己的生活。她參加各種公益性組織,為有需要的人進行心理輔導,并經常受邀參加全美的廣播電視訪談,還在NBC“今日秀”、奧普拉脫口秀、ABC“觀點”等訪談節目中表達過她的觀點。
對于她的兩個女兒和可愛的外孫來說,她是一名全心奉獻的好媽媽、好外婆?,F在,她仍致力于將愛與和平的信息傳播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