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管護理之:眼
幼兒的眼睛既脆弱又敏感,在1~2歲的時候更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寶寶的眼球結構依然處于發育當中。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眼睛。
宜:
1.定期檢查眼睛,及早發現眼睛的問題,確保寶寶的視力正常發展。美國小兒科協會建議,正常寶寶出生后應從6個月要進行眼科檢查,3歲之后的每一年至少檢查一次,最好是請專業的眼科醫生未進行。
2.保護眼睛免受太陽直射。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是紫外線最強烈的時候,外出時一定要給幼兒帶太陽鏡和寬邊太陽帽,或讓寶寶在樹蔭下玩耍。最小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戴太陽鏡了,最好檢查它是否有阻擋99%~100%紫外線A和紫外線B的功能。
3.給幼兒洗臉時動作要輕,不應用力擦洗。幼兒眼睛處的肌膚薄而敏感,媽媽在幫寶寶清理眼屎時,把毛巾用溫水沾濕之后,再輕輕為幼兒擦拭,力氣不宜過大,以免造成對肌膚的傷害。
不宜:
1.經常用手去揉眼睛。越用手揉,越加重對眼睛的刺激。寶寶眼睛癢可能是進了異物,或因局部眼球表面的過敏反應,而引起的眼睛發炎,有必要時需去就診。注意給幼兒多洗手,盡量讓孩子遠離過敏物。
2.寶寶房內的燈光不宜過亮。除了室外的紫外線,室內的強光也容易傷害眼睛,良好的照明居室的燈光以明亮溫暖為好,幼兒應當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游戲和閱讀。
特別注意
保護眼睛,免受外傷
確保幼兒的居家安全,與幼兒眼睛在同一水平線上的東西應加裝安全保護措施。
1、茶幾柜櫥等家具尖銳的棱角,要加裝有緩沖作用的襯墊;
2、可能戳到眼睛的車西如鉛筆,圓珠筆,有棱角的玩具,這些對幼兒來說都是潛在的危險物,別讓幼兒拿著它們奔跑或跳躍;
3、除非有家長監護,否則別讓寶寶玩帶尖關和棍子的玩具,在行駛的車里更不能玩隊上車西;
4、將所有有毒和清潔物品放在遠離幼兒的地方,確保不會夠到,一旦接觸這些物品,會讓幼兒的眼睛不適,甚至會損傷寶寶的眼睛。
五官護理之:耳
幼兒的耳朵雖小,可里面卻能容納很多黏性物質,包括油質和蠟質的分泌液,也就是耳垢。
幼兒有耳垢并不是一件壞事,這種黃色的蠟質油脂含有免疫蛋白,有抑制細菌、真菌生長的作用,還可以防止昆蟲和水進入耳內。但是如果分泌太多的話,會使幼兒不舒服,造成擠壓耳膜或堵住聽管,嚴重的話讓聽力下降,為了不讓耳垢堆積太多,需要定期清潔和處理。因此對于幼兒的耳朵護理,重點則放在“清除耳垢”上。
處理幼兒耳垢的幾點注意事項:
1.在處理耳垢時,請不要用手指和棉花棒來挖耳垢,會使耳垢越推越深,甚至傷害到脆弱的耳膜,讓問題更嚴重。正確的方法是先滴幾滴嬰兒油和礦物油,或藥店里能買到的專用耳油,讓耳垢變軟后自行溶解。
2.滴的方法是先讓幼兒側臥,用手按住耳朵,讓耳道變直,一滴一滴慢慢滲入,等確定耳油已滴進耳內,過二三分鐘后再滴另一只耳朵,完成之后不要立即讓幼兒起身。如果耳垢堆積太多,而家長又不能應付,應向醫生求救,醫生會有專門的工具清理或清洗。
3.寶寶的耳部清理,只須將外耳擦拭干凈就好,里面有自行清理的功能,可將耳垢排出。給幼兒洗澡時,順帶清潔外耳,清洗時動作要輕柔,用柔軟的毛巾或棉花棒清掉外耳周圍和耳后能看得到的耳垢,注意不要隨便把東西伸進耳道中去。
窩心貼士:
幼兒游泳耳的預防及護理
幼兒的游泳耳既為外耳發炎,外耳發炎是可以預防的,在征得兒科醫生的同意下,可以自己DIY預防液。
配方:把相同比例的外用灑精,白醋和水混合在一起,儲存到干凈的旅行用的行裝瓶里。
用法:在幼兒游泳或洗澡之后,先把耳朵擦干,再往耳朵里滴幾滴混合溶液進去,起到風干水份和殺菌的作用。
注意:但是如果發現幼兒已經出現炎癥,表現為耳朵紅腫,特別是不能碰外耳,請把溶液收起,用了反而會有灼燒的感覺,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帶幼兒及時去看醫生,醫生會視情況用藥。另外給幼兒洗頭、洗澡的時候,盡量不要讓水跑進去,可嘗試用耳塞來防止水流進耳朵。
下期預告:幼兒五官家庭護理指南(下)將為媽咪們帶來口、鼻的相關護理方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