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預產期,孕媽媽的神經總是繃得緊緊的,不知道子宮的不適感是因為小寶貝在運動還是迫不及待要想出來。雖說胎動和宮縮有本質上的不同,但是不少孕媽媽還是分不清二者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表現。
胎動
胎兒在媽媽子宮內伸手、踢腿、沖擊子宮壁等的活動,懷孕滿4個月后,即從第5個月開始母體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
胎動發生在局部。由于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活動撞擊了子宮壁而使媽媽有所感覺,所以感到胎動的部位和胎兒在子宮中運動的部位是一致的。
胎動動得比較突然,沒有征兆。雖然是間斷的但卻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胎動的位置經常變換。通常情況下,孕婦在懷孕16~20周時即可感覺到胎動。在胎動的時候,孕媽媽一般不會有不適感。
宮縮
是整個腹部覺得硬綁綁的,或是有緊繃感,甚至會有疼痛的現象。有規則的子宮收縮即真宮縮是臨產的一個重要特征,其中假性宮縮不能使子宮頸口張開,故并非臨產。
宮縮時整個腹部均有腹脹的感覺,孕媽用手觸摸腹部的時候會發現整個子宮發硬,而胎動的時候,子宮依然是柔軟的,只是局部可能會有緊繃感。
宮縮是緩緩起來,子宮逐漸變硬。開始時沒有規律性,但如果每次宮縮時間變長(約持續1分多鐘),而且兩次之間間隔時間變短(小于10分鐘就一次),最好選擇去醫院,因為這有可能是臨產征兆。
胎動
正常明顯胎動1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為30~40次以上。但由于胎兒個體差異大,有的胎兒12小時可動100次左右。在一天之中,胎動有兩個活躍高峰,一次是在上午7~9點,一次是在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其他時間,尤其是清晨,胎動相對較少。
胎動時孕媽媽只需要安撫胎兒就能緩解不適感。例如可以選擇一個舒服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輕撫腹部,跟他說說話或者哼哼小曲,讓他感受到愉快和輕松,那么胎兒就不會踢動得太頻繁,媽媽由于胎動而產生的不適也可以得到緩解。
宮縮
假性宮縮無規律性、周期性,一般出現在分娩前數周,這種不規則的子宮收縮,持續的時間短,力量弱,或只限于子宮下部。臨產時的真宮縮間隔時間會在2~3分鐘,持續50~60秒。一般計算宮縮時,如果每小時宮縮次數在10次左右就屬于比較頻繁的,應及時去醫院。
真正分娩時的宮縮是無法得到緩解的,它只會逐漸地加強,給予寶寶要出生的信號。而假性宮縮有時候可以通過轉換姿勢得到緩解,或散散步、或洗個澡、或喝幾杯水……雖然這么做并不能使假性宮縮停止,但是能夠幫助孕媽媽減輕宮縮引起的不適感。
窩心提示
警惕頻 繁宮縮!
懷孕20~37周之間:提防早產
有些人剛開始時還沒感覺,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時,才會感受到宮縮,而且孕媽媽會感覺宮縮頻率越來越高。如果宮縮次數不是很頻繁,沒有腹痛,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注意:如果每小時宮縮次數在10次左右就屬于比較頻繁的,應及時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抑制宮縮的藥物,以預防早產的發生。切忌自行用藥,服藥期間,孕媽媽要多休息,尤其不能刺激腹部。
懷孕37周以后:預示分娩
到預產期,只有伴有疼痛的宮縮,才是分娩的先兆。宮縮開始疼痛的部位有的是在腹部,有的感覺在腰部。宮縮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當宮縮陣痛向下腹擴散,或伴有排便感,那么恭喜你,小寶貝快要誕生了。
注意:第一胎的孕媽媽若十分鐘內痛3次以上,第二胎以上的孕媽咪若十分鐘以內就痛1次,就要到醫院評估是否需要住院待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