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動了我的“男子氣概”
富庶的生活
原始社會時,男子需要為族人尋求水源和食物;到了文明社會,男子是一個家族的希望,承擔(dān)家族事業(yè)的重擔(dān);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男人需要奔赴前線浴血奮戰(zhàn);而到了今天,和平繁華的年代,男孩自出生后便被百般呵護,圍繞在他身邊是各種玩具、各種游戲,父母努力地為他鋪路、為他娶媳婦買房、為他打點生活的一切……而在這關(guān)懷備至讓男孩兒忘記了男性的天職——為求生而奮斗。
分數(shù)教育
在高考的指揮棒下,我國的教育一直都以成績論英雄。考核的更多是學(xué)生們的記憶能力和表達水平,可惜這兩項也正是男生們的弱項。再看我們的教學(xué)模式——“老師說學(xué)生聽”,對男孩而言也是一種折磨,男性天性愛自由,他們喜歡在各種探索中得到知識,“聽講多、探索少”的教育模式就是一種約束。這種種誤區(qū)讓我們的男生在學(xué)習(xí)上成績進步慢、老挨批評、失去了自信,還喪失了求知的本能和方法。
男性教育的缺失
如今,男孩自降生一刻接觸到的教育者多半是女性:母親、姥姥奶奶、幼兒園老師、生活阿姨、小學(xué)老師,而中國多年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家庭模式也弱化了“父親”的作用,父親多半為生計奔波、忽視對兒女性情的調(diào)養(yǎng)。這種“陰盛陽衰”的教育模式讓男孩失去了一個模仿的對象,他們無法體會堅強、果敢的男性魅力,反而容易感染女性的敏感、軟弱、情緒化等等不良性情。男生養(yǎng)成N小法
父愛回歸
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會知道自己是男生,要像父親一樣,他們開始崇拜爸爸,他們覺得爸爸就是superman(超人),喜歡聽爸爸講的奇聞軼事,愿意和爸爸討論男人的話題,希望和爸爸玩男人的游戲。作為父親,尤其是男孩的父親,你在他身上的時間也應(yīng)該越來越長,精力也應(yīng)該越來越多,因為男人最了解男人。
小編小語:愛媽媽的爸爸才是好爸爸,關(guān)注寶寶的同時不要忽略媽媽,你對妻子的態(tài)度會影響兒子將來的家庭。
心靈的關(guān)懷
我們常教育兒子“男孩有淚不輕彈”,往往忽略了男兒也需要關(guān)懷。其實,相比起女生,男孩的腦部發(fā)育更慢一些,需要的關(guān)懷也更多一些,他們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們不夠伶牙俐齒,需要媽媽更耐心的聆聽:他們的理解能力、共情能力還比不上同年的小女生,因而不要去比較,他們需要媽媽的肯定,需要你為他建立自信。
小編小語:男兒也有權(quán)利悲傷、憤怒、哭泣,不要因為性別而剝奪了孩子宣泄的權(quán)利。
告訴他“你是男子漢”
隨著兒子的長大,他會表現(xiàn)出對媽媽的保護,因為他會說“我是男人,男人要保護女人”。因此,不要拒絕兒子的幫忙,盡管可能會增加你一倍工作量。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其男子漢的作風(fēng):
男孩跌倒了,告訴他:自己爬起來!
男孩膽怯了,告訴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錯誤了,告訴他:好漢做事好漢當(dāng)!
男孩不聽話了,告訴他:不給父母添麻煩,是男子漢的一種榮耀!
小編小語:每個男孩都有一個“超人夢”,我們要做的是鼓勵他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給予自由和包容
在我們的觀念中,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因而搗蛋的男孩常常遭殃。其實,在“睪丸素”的作用下,男孩天性好動、好奇,他們擅長用身體探索世界,不服輸,如非到達終點決不放棄。男孩子需要大量時間、空間專注探索,他們是天生的征服者,請媽媽理解這份執(zhí)著,這份搗蛋,給予耐心、足夠的時間和自由。
小編小語:記住,比起玩具和金錢,男孩更需要的是自由,他需要在自由的探索中學(xué)會創(chuàng)造和生存。
教會男兒自控和自理
無論何時,我們都無法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要在社會上生活,我們要學(xué)會兩個詞兒——自控和自理。自控,是要讓男兒知道,盡管你是一個驍勇善戰(zhàn)的戰(zhàn)士在某些情況下還是需要服從,這是在保護別人也是在保護自己:自理,是要讓男孩明白,盡管男人不需要24小時在家候命,也得自己吃得飽、穿得暖,這是最基本的生存力。
小編小語:教會小男孩做家務(wù)活非常重要,最起碼,當(dāng)你不在身邊,他還可以好好地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