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本市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IPO紀錄,于2014年9月被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再度刷新。該公司以名為“BABA”的交易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共籌得資金218億美元。掛牌首日,“BABA”的收市價格達到93.89美元,相較其68美元的發行價高漲38.07%。
阿里巴巴運營著中國最大的線上銷售平臺淘寶和零售網站天貓,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財年,該公司共獲利3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約20億美元。若以開市當日收盤價計算,阿里的市值將達到2310億美元,超過美國兩大電商巨頭亞馬遜與eBay的市值總和,僅次于蘋果、谷歌和微軟,成為全球第四大科技公司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2008年3月19日,全球最大信用卡組織維薩公司股票在紐交所正式交易,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瑟夫·桑德斯(Joseph Saunders)在敲響開市鐘時,打出預示公司名稱和成功的“V”字形手勢。維薩不向消費者發卡,也不向消費者提供貸款,主要收入來源是金融機構客戶支付的各種費用。
在此次IPO中,該公司共發行股票4.06億股,融資197億美元,創下美國股市IPO融資規模之最。盡管彼時次貸陰云依舊彌漫,維薩股價仍以高于44美元發行價的60.6美元高開,最高達到69美元,上市首日飆升28.41%。該公司股東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美國國民城市銀行和花旗集團等通過股票回購獲得了超過半數的收益。
歷經多年虧損的通用汽車最終于2010年初實現盈利。自2009年6月宣布破產被摘牌后,該汽車巨頭啟動了一系列改革重組,之后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并以盈利總額達到42億美元的財務狀況于2010年11月18日重返華爾街。
通用汽車此次共發行普通股4.78億股,同時還發售了8700萬份強制可轉換優先股。掛牌首日,公司股票以高出發行價約6%的33美元開盤,最終收于每股34.19美元,僅在股票交易的前20分鐘內,成交量就突破1億。受此影響,當日截至紐約股市收盤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三大股指的漲幅均超過1.5%。
1999年,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在米蘭和紐約股票交易所同時上市,籌資規模174億美元,在國有股權中的占比達到32%。該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電力供應商和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商,同時亦為該國國內最大的國有公共事業企業。
意大利的電力工業最初由私營企業經營,1962年以后,該國政府依據《公共電業國有法》接管了全國的私營電力公司,并組建由21家電力、電信、網絡、檢測公司組成的國有企業。2013年,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總營收額達到38.6億美元,凈利潤7.33億美元。該公司旗下業務主要包括電力和天然氣兩大分支,除此外還涵蓋能源和環保設備制造、新型能源開發研究等領域。
2012年5月,美國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敲響開市鐘,宣布交易代碼為“FB”的Facebook股票正式進入美國證券市場。據該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其 2011年營收為37.1億美元,凈利潤10億美元。
不過,由于技術故障,Facebook的IPO被推遲了半小時才開始,而交易員的下單在隨后一段時間內也未獲確認,該交易故障甚至引起美國國會眾議院召開由證券公司高管參加的聽證會。Facebook于2004年2月上線,任何輸入有效電子郵件地址和年齡段的用戶都可選擇加入。該公司此次IPO發行價為38美元,發售4.2億股,融資規模160億美元,摩根大通、高盛及美銀美林等擔任主要承銷商。
ATT無線于2000年4月公開上市,共發行股票3.6億股,每股29.5美元,總額達到106億美元。ATT作為ATT wireless的母公司,上市后持有后者80%的股權,15萬ATT員工則有權在上市4小時內做出委托,以發行價購買10%的股份。
2000年,ATT無線業績極為出色一季度營收22億美元,利潤達到4.3億美元,用戶增長41.8萬。但之后不久,其母公司—曾經的世界最大電信企業ATT卻在市場寒流中搖搖欲墜。2004年2月,ATT無線被美國辛格勒無線公司(Cingular Wireless)以410億美元兼并,此舉宣告了ATT無線的徹底消失。其后不久,ATT又被西南貝爾公司收購。后者是美國最大的移動電話公司,運營有數種科技網絡。
澳洲電訊于1901年成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電訊企業,亦是該國政府擁有的唯一國有企業。1997年11月15日,該公司在紐交所上市,融資規模98億美元。
之后,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向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出售49.9%的股權,開始對澳洲電訊實行部分私有化。至2006年,在進行了三次公開發售股票后,澳政府已退出對該公司的直接所有權。如今,澳洲電訊作為全球盈利狀況最好的電信企業之一,業務橫跨有線通信、ADSL、衛星、CDMA和GSM數字移動網絡等多個領域。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業務范圍也涵蓋中國,控股有中國最大的汽車網站汽車之家、IT類垂直媒體網站IT168和泡泡網等。
億滋國際是美國食品巨頭卡夫公司(Kraft Foods)的前身,于2001年6月12日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彼時的融資總額為86.8億美元。之后,卡夫食品于2008年9月取代美國國際集團(AIG)成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同時亦為該指數中唯一的食品制造企業。
2012年10月,卡夫食品又進行拆分,面向北美的雜貨業務繼續沿用“卡夫食品”名稱,而面向全球市場的零食業務則更名為億滋國際。拆分后,兩家公司從紐交所轉移至納斯達克上市。億滋國際的股票新代碼為“MDLZ”,目前是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中的一員。億滋中國旗下現在擁有奧利奧、趣多多、怡口蓮、炫邁、麥斯威爾咖啡和菓珍等品牌。
Orange SA是法國第一大手機服務公司,隸屬于法國電信集團(France telecom)。后者旗下曾擁有諸多事業群,包括法國第一大網絡服務供應商萬那杜(Wanadoo)、負責數位通訊網路的商業服務公司易寬特(Equant)等。2006年,法國電信宣稱停止使用上述品牌,并將其整合至Orange名下。
Orange SA于1997年10月20日在紐交所上市,融資67億美元。2004年底,該公司在法國和英國推出覆蓋率達60%的2.5/3G融合網,使其用戶能進一步使用“無縫移動寬頻”服務。此外,Orange SA還定制了購機費用在1歐元左右的手機。用戶簽約后每月只需消費固定金額,就可正常使用1至2年,此舉受到歐洲消費者的追捧。
作為瑞士最大的電信公司,瑞士電訊于1998年10月5日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共融資56億美元。在瑞士電信市場開放之初,國有企業瑞士電信公司形成壟斷。之后該國政府根據形勢需要,于1998年將郵政和電訊業務拆分,成立了瑞士郵政(Swiss Post)和瑞士電訊(Swiss Telecom,現已更名為Swisscom)兩個獨立的企業。
改革后,瑞士電訊仍為公共企業。政府占股65.4%,并規定其完成社會服務義務,但部分資產仍可實現非國有化,乃至私有化。同時,瑞士電訊公司還進行了財會體系改革,從采用政府模式的財會制度轉而實施國際財務標準(ITS)。與此同時,企業的財務狀況也不再編入政府財政預算,這使公司的經營自主權進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