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年,劉強東一直處于消失狀態:他最后一條微博還停留在2012年的9月4日,那時劉強東剛剛執導完慘烈的8.15電商大戰;2013年上半年他去了美國哈佛商學院學習,8月,他又更換手機號,去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直到2013年12月23日才正式宣告回 歸。
從美國回來后,劉強東瘦了36斤,他說自己在美國每天早上喝些牛奶、吃一個雞蛋,中午吃一點肉,晚上喝牛奶泡藍莓。更重要的變化在于他對互聯網有了新的認識。“我現在手機里已經完全沒有關于微博的任何東西了”,劉強東舉起手機告訴《環球企業家》。如同所有人一樣,劉拋棄微博,并把微信當作滿足其社交需求的首選。不過,微信正成為劉和京東商城最重要的對手。
也許只是巧合,劉強東剛剛踏上留學征程不久后的2013年8月20日,騰訊旗下電商平臺易迅就宣布已在PC端和移動端全面接入微信支付。
在PC端,京東商城并不懼怕微信。畢竟經過劉強東十年苦心經營,這家電子商務巨擎2013年平臺交易額已經突破1000億,按照他的說法,前三季度京東商城實現了“微盈利”。
而在移動端,劉強東也知道微信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畢竟京東商城在手機上只有一個APP和用戶完成連接,這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騰訊、阿里巴巴。“移動布局這一塊,過去老說京東沒有什么亮點,只有購物的一個APP而已。這和我們第一個十年規劃,京東的帳戶有關系。”劉強東不以為然。
“現在所有人說搶移動互聯網的門票,但是我們過去十年精力主要放在供應鏈和物流能力,我們更希望做服務人員,給大家服務,不管你張三還是李三搶到門票,想購物,希望把東西送到家里去,也許3D打印可以打印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但是還沒有到來之前,我們要把東西送到消費者手里,沒有服務人員,即使搶到門票,過的日子也不會很好。”劉強東說。
無論是否存在門票概念,移動電商的爆發已經成為不爭事實。“移動電商市場增長平均速度達到300%以上”,騰訊電商副總經理宋旸告訴《環球企業家》,“我們有微信這么好的平臺,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做出特別的體驗?”
宋旸認為,在傳統PC上而言,電商購物路徑以搜索為導向:用戶依靠背后有巨大商品庫的電商平臺,通過搜索和評價挑選出商品。而在移動端則不是這樣。消費時間碎片化、決策時間短,這些特點決定了移動電商需要完全不同的購物體驗。由此,2013年雙十一前兩個月,易迅和微信組成聯合項目組,研發微信如何與易迅對接。“我們會推薦給用戶性價比高的標準化商品,商品詳情精簡,取消購物車,極簡的用戶體驗符合手機用戶的特點。”
而易迅在后端則形成完整用戶閉環。用戶下單時,可以選擇關注易迅的公共賬號,此后訂單是否打包、何時出庫、是否簽收,易迅都會通過微信通知用戶。售后、維修都可以在微信形成的閉環中完成。“現在精選商品只是我們的一個嘗試,未來我們會面向社會的傳統公司開放,這將保持我們的先發優勢。”宋旸說。
新戰場
在電商行業摸爬滾打十年的劉強東自然看到了移動電商的巨大潛力,他有自己的考慮。“2014年京東在移動端會有大量新產品出來。過去十年京東投資并購不是很活躍,我們基本是自己做。但是現在公司財務的表現遠遠超過預期,公司有大量現金。我們現在組建專業團隊,把股東中的一個高管請過來負責京東的投資并購部門,未來幾年京東投資并購也會相對積極一些,我們已經投了好幾個公司,但是公司之前沒有特別披露。”顯然劉強東希望通過intel似的快速并購彌補在移動端的流量短板。
“一直以來騰訊最不缺的是流量,對于易迅來說,微信已經成為它的移動入口,而電商的整個價值鏈是從消費者到品牌商、到渠道商,再到用戶服務。騰訊擁有大量用戶,但在供應鏈和商戶資源方面相比京東還是有所欠缺。”易觀國際電商分析師毛阿晶對《環球企業家》說。
移動電商布局之外,劉強東把金融服務作為2014年京東最重要的戰略之一。據劉透露,11月份京東放貸額將近五個億。按照劉的愿景,京東的放貸規模會超過百億。他的邏輯是,希望京東成為中小企業和銀行之間的橋梁。“利用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積累起來的交易數據記錄能夠迅速幫助中小企業,不需要任何房產抵押,合同都不用簽,只要是和京東商城有合作的商戶。通過它過往產品銷售記錄、信譽,我們會給他一個額度,貸款的錢三分鐘就能到賬,最多可以幾千萬,最少幾萬元。而且當日貸當日還,不用了可以還回來,還款貸款都是三分鐘之內完成。”
由此,劉強東在京東之外設立了全資獨立金融集團,人員、財務和現有京東集團沒有任何關聯,CEO也只向劉匯報工作。他希望以此保證金融業務獨立發展,機制和體系更加靈活。
劉強東深知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對于另一個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他并不避諱自己與之的差距。京東做過一次調研,在三四線城市京東商城知名度遠遠低于淘寶、天貓。“甚至90%的用戶不知道京東商城。這是很大的劣勢。”在劉強東看來,2014年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渠道下沉,整合三四線城市物流,以爭取更大市場份額。
劉強東的終極理想是,未來五年之內京東推出的O2O產品,可使生鮮、商超類商品十分鐘送達,一兩個小時都會成為歷史。“我們正在測試,五年,可能用不了五年,一年之內,大部分城市都可以實現。”劉強東說這句話的時候,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