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終身化學習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綜合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新型開放大學市場廣闊。但因其辦學對象的復雜性,也決定了他不能把全日制教育的教學模式、評價手段等照搬過來。本文結合筆者從事開放教學的教學經驗,總結針對開放大學教育有效實施的一些思考和策略。
【關鍵詞】開放大學 教學模式 教學評價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074-02
知識的更新,新事物的不斷出現,終身化學習已經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針對已經步入社會的成年人的開放大學必有更廣闊的市場。與傳統學校的全日制學生不同,成人教育中的教育主體都是已經參加工作的職場人士或者是已婚人士,他們的學習時間和地點都不易統一,所以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不能把全日制教育的模式照搬過來。本文結合幾年來從事開放教學的經驗談談自己對開放大學教育的理解及開放教學有效實施的策略與思考。
一 開放大學的含義與特點
開放大學全稱為The Open University,世界上第一所開放大學是1969年經英國皇家特許令批準,1971年正式成立的一個獨立自治的國家高等教育機構。中國的開放大學是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地方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組建的,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辦學網絡立體覆蓋全國城鄉,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并重,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招生,是沒有圍墻的新型大學。目前,注冊在校學生359萬人,其中本科學生105萬人,專科學生254萬人,包括近20萬農民學生,10萬士官學生,6000多名殘疾學生。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開放大學的特點:(1)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2)學員年齡和文化層次多樣化;(3)學員的時間和空間都比較受限;(4)學習模式多樣化;(5)評價模式多樣化。
二 有效教學模式
基于開放大學的辦學對象和辦學性質,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學科性質、辦學目標和學員自身的情況等多種因素而綜合考慮,往往要把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與遠程輔導及面授輔導相結合,分為以下兩種有效教學模式。
1.WebQuest教學模式
WebQuest教學模式指網絡主題探究的教學模式,是由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技術系的伯尼·道奇和湯姆·馬奇于1995年提出的,是眾多網絡主題探究學習模式的代表。
WebQuest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教師設計的網頁中為學習者構建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學習者確定主題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WebQuest模式一般由導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和結論六個模塊組成。導言提供背景信息并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任務是對學生需要完成工作的正式詳細描述;過程是學生完成WebQuest任務經歷的步驟;資源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必需的各種網上信息資源;評價是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評估;結論是對探究學習進行總結。WebQuest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中可分為前期準備、情境導人、明確任務、分組分工、網絡探究、作品創作、展示評價和總結反思八個步驟。
2.PBL教學模式
PBL(Proble-Based Learning)指問題式學習,是一種在20世紀后半期的西方學校教育中比較流行的教學模式。在其得到普遍認可的過程中有很多教育界人士給出了定義,我們對問題式學習可以理解為: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習者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問題式教學的效果在醫學教學領域中首先得到了認可,采用問題式教學比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具有以下優點:(1)在臨床科學的測試中成績較好;(2)思維品質得到提升;(3)研究行為得到增強: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和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更注重概念化學習、更高的圖書館使用率;(4)學習氛圍得到改善:更為積極的學習、更高的滿意度、更低的緊張度、更低的棄學率。
問題式教學模式得以成功實施的關鍵要素就是問題的把握,問題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其度的把握主要取決于學習對象的知識和年齡層次以及實施的教學目標等因素。其有效實施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技能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
三 開放大學資源的建設
開放大學的有效辦學離不開一個有效的網絡平臺,其包括充足的學習資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進度的記錄,學習效果的及時和有效的評價等。其中資源的建設是有效平臺的基礎,這要集成廣大從事開放大學教育工作者的集體智慧。正如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連蓮教授在她的《國外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述評》一文中所提到的:要組織教師開發問題資源庫,要引導教師充分用好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當開放大學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把自己作為開放大學平臺的建設者,而非使用者時,相信我們的資源會更多、更好、更能輔助學習者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我們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網絡資源,對已有資源應充分了解,合理利用避免資源的重復開發和浪費。
四 開放大學評價體系的特點
開放大學的特點決定了有效的評價也應該是多樣性的。首先對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評價側重點不同,學歷教育的評價更多是要量化的,也要更多地受教育制度的制約。而在量化考核時借助網絡平臺讓考核更能顯示出公開、公平、公正,學生作業是否準時的提交,由系統自動判定,老師的反饋也要在網絡上公開,讓學生學習的每一環節都能在網上查看,平時成績由學生本人的學習情況自動生成。這樣學生的自我安排會有據可依,也打消學生心存僥幸心理和對人情的依賴。對非學歷教育的評價則可以更加靈活也更加寬松,因為參加非學歷教育的學習者往往有更積極主動的學習內在動力,對評價體系所起到的監督作用依賴性較低,所以這種評價更應該注重的是推優助學的示范作用。
綜上所述,開放教育無論在哪一個環節上,對教師本身的要求都變得越來越高了,所以為了能適應開放大學的教學環境,教師要有強烈的自我提高意識,學校方面也要盡力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交流機會。
開放大學的市場是廣闊的,從事開放大學的教學工作也將是充滿挑戰的。
參考文獻
[1]楊波、馮悅旋、張莉.WebQuest教學模式與成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J].教育探索,2013(2):6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