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面對復雜而煩瑣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期盼找到高效課堂的“金鑰匙”。高效課堂的實現需要經歷三種境界:第一境界,避免無效;第二境界,確保有效;第三境界,追求高效。
【關鍵詞】高效課堂 三重境界 避免無效 確保有效 追求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090-01
高效是人們辦事的追求,高效體現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敏銳的思維、科學的籌劃、豐富的經驗等都決定著高效的實現。一名教師傾全力于他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書育人是工作的核心。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顯然育人是“慢”的藝術。單說教書,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諸如此類的工作每天都在重復、繼續,如何做到事事高效是我們的目標,是永無止境的追求。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這三尺講臺中教師如何發揮到極致,唱出高效的最強音呢?讓我們用“三重境界”來“彈響”高效課堂。
一 避免無效
要有達到“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思想境界。公開課、賽教課、示范課,課課很精彩,堂堂很熱鬧,這樣的課堂氛圍似乎正是我們所希望的課堂。熱鬧過后,冷靜地想一想,殊不知這種過于追求場面的“表演”,卻淡化了課堂秩序,學生情緒激動,思緒浮躁,不能集中思想。學生的自制力有限,在興趣盎然的課堂中,有學生不加深入思考,不顧及他人感受,更加自我。也有學生似聽非聽,思想游離于課堂之外。班上總還有一些調皮、好動的學生,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這些現象真實地存在著,表面的熱鬧導致了教學的無效。再看,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問題百出”,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但問題的質量不高,為問而問,使問流于形式主義。課堂上學生的活動是為了展現活動而設計,學生活動多為華麗的表演,沒有教學的實質內容,學生討論問題淺顯,不能夠深入的挖掘。還有一些教師濫用多媒體課件,精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在課堂上,但往往又出現了過于依賴于電子設備,忽略了對文本的解讀的情況。還有一些教師過于追求課堂容量,對學生學情的分析不到位,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較少,導致了學生逐步產生厭學情緒。在實際教學中,無效教學行為比比皆是,一位老師讓學生把做過的數學題抄寫到練習本上,學生機械性抄題不加思考、重復勞動、毫無質量,學生怨聲載道。所以說,避免無效教學行為是我們首先需要攻克的。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漫長的追求,同伴互助我并不孤單。
二 確保有效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親其師,信其道”,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如果學生對一個老師有好感,就會對這個老師教授的學科興趣大增,學習成績也會不斷上升,這也是確保有效教學的前提。忽略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所有的教學行為都是蒼白無力的。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與知識和經驗無關,這是每一位教師應做到的。當然,保證課堂的有效還必須清楚學生學習的實際水平,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的任務是解決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與教學要求之間的矛盾,為學生的學習而設計教學,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歸宿。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趨向。這要求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運用恰當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育學生的學習需求心理,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總之,教師應采用適合學生的教法,讓學生使用合適的學法。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有了這樣的敬業精神,我們的教學行為才能確保有效。
三 追求高效
要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職業追求。在追求高效課堂的道路上,教師的教學綜合素養提高了,生本課堂的實現才不是紙上談兵。新課程強調“學習共同體”的構建,這是高效課堂的靈魂。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預設課堂上的種種可能,預設如何引導學生完成探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給課堂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和活力,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和驕傲。一個班級里幾十個學生,無窮的智慧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課堂上因“碰撞”出現生成,往往令有經驗、有學識的教師瞠目結舌。也只有把學生作為具有獨立意志、獨立情感的人,才能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對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個性、有文化的年輕教師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會越戰越勇。不求最高,但求更高,教師永遠都有追求高效課堂的情懷。教師的情懷又鋪就了學生走向幸福生活的道路,我們的共同努力正在描繪著高效課堂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王國維.人間詞話(徐調孚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