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任教高中英語十余年,在聽課的過程中,經常發現有教師為了上好公開課而片面追求表面效果,看起來課堂熱鬧,實際一節課下來,活動雖多,教學效果卻一般。筆者認為一節成功的高中英語課堂,應打造“形散神不散”的教學效果。形散而神不散本來是散文的重要特點,運用在牛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即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設計靈活多變的活動任務,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一 形散
所謂形散是指教學內容及表現形式的多樣化,為教學目標服務。
1.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從教材來看,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內容豐富、語境性強。每個模塊都有一個主題,每個單元都緊緊圍繞該主題展開,貼近學生生活,前后單元又相互聯系。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時,聯系本單元及已學單元知識,溫故而知新,形成知識系統。
《英語課程標準》同時要求“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外,還應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直觀教具和實物、多媒體光盤資料、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報紙雜志等”。一方面,這些輔助學習材料信息量大,加大了語言的輸入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有效地擴大和鞏固詞匯量,增加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另一方面,這些材料新,更能滿足學生需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跨文化交流意識。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兩者互為補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問題設計和學生活動多樣化
在教學設計中,有的課堂比較沉悶,一篇課文內容的理解從頭至尾都用一種模式提問,要么選擇形式,要么回答問題形式,顯得枯燥單一。如模塊一第三單元的Reading教學,對三封電子郵件的內容理解可以采用不同的問題設計形式。第一封采用回答問題形式,第二封采用選擇題形式,第三封采用T Or F questions,此外還有填空或填表格等。問題的設計上應有梯度,由表及里、由淺入深。
學生在開展活動時,可以從一個人、兩人一組、三人一組、四人一組等角度變換,以默讀、高聲朗讀、齊讀等方式進行。從活動種類看,應大膽嘗試創新,努力呈現出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如朗誦英文詩、唱歌學英語、電影中學習英語、表演影片情節、精讀和泛讀并行,大聲朗讀、累積實用的佳句,整理制作成卡片、用英文寫閱讀摘要等。
3.多種媒體互為補充、合理使用
現在大大小小的公開課都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筆者認為不應盲目依賴多媒體,選擇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有時在教學中要切換成實物投影,往往看到教師花了時間切換,還要調整大小,可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是設計的紙張比較寬,學生書寫的字體小,即使放大了還是覺得字小,看不清。這時,傳統的媒介——黑板就顯出了它的優勢。請個別學生上黑板寫答案,不僅能清晰校對答案,還能借勢引導學生關注書寫的整潔和優美。如果要呈現的答案內容比較長,還可以選幾位學生上黑板分別書寫一部分,展開競爭。現在還有一種誤區就是選最時髦的媒體,小題大做。有的運用平板電腦教學,但設計的教學內容卻只要用電腦或投影就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二 神不散
所謂神不散是指整堂課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自始至終不偏離主線,利用情景貫穿整堂課的教學過程。
1.教學情景統一
情境教學法是以英國結構主義語言理論為基礎的。在情境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激發學生的情感,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在整堂課中,如果引入多個情境,則顯得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由一個情境貫穿課堂,所有活動圍繞該情境展開,勢必更有說服力。例如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一單元主題是廣告,其中Word power這一課由兩部分教學內容組成,Using suffixes和Sales and marketing,表面看起來各項內容之間沒有聯系,再進一步細細研究就可發現還是可以統一情境的。在導入環節,告訴學生一個秘密,本人是服裝公司一名經理,請學生幫忙設計一廣告推銷衣服,引導學生運用一些形容詞,從而引入前后綴的教學。接著由服裝公司經理這一角色啟發學生應怎樣促進銷售,介紹有關市場銷售的詞匯:product,market research,sales figures,consumers,high quality,market research,sales department,sales targets等。
2.教學內容統一
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學生能掌握所學內容,并能加以運用。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教學內容應體現前后呼應,相統一。如在牛津譯林版模塊一第三單元Reading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中,先在導入中引入本課課文中出現的詞匯:slim,overweight,figure等。接著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明白盲目減肥的害處,從而得出教訓:H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shouldn’t be embarrassed about our weight. 這些句子都是來自于課文。最后對話題進行高度提升——美麗是不是只來自于外表?讓學生運用所學詞匯和語句,談談對自身外表是否滿意以及怎樣做使自己變得更具有內在美。
3.教學課型統一
課型,一是指課的類型,它是在對各種課進行分類的基礎上產生的。在教學中,有的課主要是傳授新知識,有的課主要是復習鞏固應用知識,有的課要進行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型就是把各種課按照某種標準劃分為不同類型,每一種類型就是一種課型。二是指課的模型,它是對各類型的課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共同特征抽象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
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有Welcome、Reading、Word power、Grammar and usage、Task、Project等多種課型。在聽課過程中發現,有的老師為了追求熱鬧的課堂效果,在Reading第一課時中設計了多種學生活動,先是課文內容理解,然后是學生復述課文,再是編對話勸阻朋友,最后討論話題。Reading第一課時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理解課文內容,掌握必要的閱讀策略。如果像上述設計堂課,就成了Project課型,注重活動,沒有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而成了“四不像”。
打造“形散神不散”的牛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通過多種課程資源、問題設計和學生活動、媒體輔助教學情景、教學內容、教學課型,真正意義上實現課堂教學活而不亂。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