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真正的教育是以愛為全部內容的教育,教育要用愛感動孩子的心靈、滋潤孩子的生命,讓孩子的靈魂在愛中熠熠閃光。本文闡述了愛的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而教師的寬容則是愛學生的基礎,教師要積極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關鍵詞】幼兒教育 愛的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158-01
高爾基說:“教育兒童的事業是對兒童有偉大愛撫的事業?!焙⒆蛹冋娴男撵`需要在愛的澆灌中才能獲得發展,真正的教育是以愛為全部內容的教育,教育要用愛感動孩子的心靈、滋潤孩子的生命,讓孩子的靈魂在愛中熠熠閃光。
一 愛的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許多教師受到傳統尊師重教的影響,總是一臉嚴肅的表情,課上課下都凌駕于學生之上,認為教師在學生面前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沒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另外,幼兒教育不只是單純地給予幼兒愛,而要和他們有更多的互動,交流感情。教師作為施愛者,要以幼兒為中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達到“以愛育愛”的教學目標。
幼兒教育本身就是一份愛的工作。但愛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上的給予,還要有精神層次的互動,并逐漸實現二者的結合?!队變簣@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尊重、愛護幼兒是每個幼兒教師的義務?!薄毒V要》指出:“教師要本著一顆關懷、尊重的心,去教導我們的孩子”。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幼兒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如何愛學生?!比绻晃挥變航處煙o法做到全身心地愛幼兒,那么他也就不具備最基本的教育素養。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只有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以正確的態度和幼兒相處,幼兒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例如,班上有許多調皮搗蛋、不聽老師話的學生,但調皮可能也是他們探知世界的一種方式。有一天,一個孩子跑進了美工區,結果在玩弄工具的時候,把顏料撒了一地。其他小朋友見狀,一邊起哄,一邊“哇”地叫起來。而犯了錯的小朋友好像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就低頭不說話。這時,教師走過去抱起了這個孩子,摸摸他的頭,問他有沒有傷著,他說:“沒有!”繼續問他:“現在知道為什么老師不讓你們亂到美工區了吧?”他點點頭說:“知道。老師怕我們摔跤!”這件事情沒有采取批評的方式來處理,而是用這種委婉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他們知道下次要改正。
二 教師的寬容是對學生愛的基礎
人活著要懂得寬容,并善于寬容身邊的人,而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對孩子同樣也需要如此。寬容之中蘊涵了解和信任,教育者要本著對工作的負責、對孩子誠摯的熱愛,用寬容之心去打動他們,讓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這個世界。試想教師沒有這樣的師德修養,經常侮辱、打罵幼兒,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孩子不單是學不到知識,可能內心發展也不會健全,影響今后人生道路的發展。
愛要做到心理相容。在心理上寬容孩子,就是對孩子的愛。教師要把幼兒看作有思想的大人對待,從心理上理解幼兒,幫助他想辦法,渡過難關,多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才是愛的真正體現。有發展潛力的教師,要懂得如何給予幼兒愛而不是去施加愛。當老師用贊賞的眼光去教育幼兒時,就會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
例如,數學課比較難學,也比較枯燥。許多幼兒對學好數學缺乏自信心,進入大班后,在幼兒的世界里,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深奧。每次數學活動課時,有個小朋友比較害怕,沒有信心回答問題,還怕因此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每次到提問時,他都很緊張,有時還會急哭。后來,每輪到他回答時,我就挑選一道簡單的題目,這樣他逐漸樹立了學習的信心,并通過努力,很順利地通過了數學測試。
三 積極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陶行知曾說過:“我們只有從孩子的眼里看世界,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師。”只有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體驗他們的感覺,才能更好地教育他們。同孩子一塊玩,放下老師的架子,做他們的朋友,才能更好地與他們交流,這時的教育質量才會更高。
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會有差異,教師要分別對待。例如,有的幼兒天生身體有缺陷,很難完成正常孩子能夠完成的任務,有時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自信心受挫。陳某是弱聽,聽力神經萎縮,常常聽不到老師和小朋友的話,更不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孩子都不愛和她玩,有一次還討論陳某是不是個小啞巴。知道這件事以后,我馬上找來了議論的幾個孩子,問道:“你們小的時候,會說話嗎?”孩子們都搖搖頭,我接著說“那就對了,現在的陳某還處于你們小的時候,說話不清楚也是正常的,你們作為哥哥、姐姐,平時要多照顧她,而不是取笑她,做個有愛心的好孩子?!焙⒆觽兊拖聛砹祟^,認清了自己不該那樣對待自己的小伙伴。從那以后,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會主動拉著陳某的手,孩子們都在關注陳某的進步。當遇到問題時,老師要“不拋棄不放棄”,激發幼兒的愛心,引導幼兒走向正軌。
總之,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一切教育模式的基礎。身為一名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孩子,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如何承擔責任。“熱愛兒童,終其一生,樂業不?!笔顷慂Q琴老先生說過的一句名言,這也正是幼兒教師所要堅持的。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