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大背景下,校長的治校能力關乎學校的長遠發展。校長必須不斷提高治校能力,為學校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活力。
【關鍵詞】職業學校 校長 治校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163-02
在中國職業教育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的大背景下,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以及六部委編制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對于《決定》和《規劃》中提出的“加強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內容應引起各級職業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和深入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學校。”創造過輝煌、做出突出貢獻的職業學校,在新一輪的改革大潮中如何繼續保持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校長的治校能力非常關鍵。2013年10月,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各地要圍繞校長在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和調適外部環境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進行培訓。筆者認為在校長必須具備的領導能力、協調能力、應對能力、運作能力等諸多能力中策劃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尤為重要。
一 善于謀劃,不斷提升發展的策劃能力
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因此,校長要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指導思想,應善于謀劃學校發展方向,制訂學校發展戰略,描繪學校宏偉藍圖。特別是當學校發展到一定階段、登上一個平臺,甚至是發展遇到瓶頸以后,像職業學校經過政府多年積極的政策推動,現在遇到這樣那樣問題的時候,這種能力更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
這就要求校長要潛心思考,善于對職業教育的內涵和規律進行理性分析和把握,歸納總結,從中找出符合本學校實際狀況的發展方向和工作目標,通過實踐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從而做到學校發展有方向、辦學有目標、治校有方略,學校才能有更好的進一步的發展。
校長為一所學校確立正確的發展目標,主要是以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見為依據。校長要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善于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要結合行業發展的趨勢,根據學校實際,敢為天下先,敢于向世俗和習慣挑戰,做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學決策。
科學決策的過程中,要及時把握學校的辦學特色,找準學校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作用,找準學校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方向,至少需要有兩個能力:(1)戰略規劃的能力。戰略規劃是學校未來發展的目標。戰略規劃要符合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符合學生和家長的利益、符合學校教職員工的利益,還要與未來勞動力市場的要求相一致。(2)把握機遇的能力。要把握發展機遇,就要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認識職業教育發展的形勢,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正確判斷現在的形勢對學校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如何才能科學規劃及科學決策?(1)要站在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高度,主動適應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不斷增強學校發展的前瞻性和主動性。(2)要關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一校之長必須結合社會發展形勢和學校實際,對學校的發展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定位,讓全校員工心中有夢想、工作有目標。(3)要有品牌意識。當前,品牌已成為學校贏得生源的關鍵,爭創學校品牌已成為職業學校發展的必然。(4)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搶抓機遇的洞察力。市場經濟條件下,校長必須時刻關注學校發展的各種態勢,如辦學目標定位是否科學、員工的積極性是否受阻以及各級政策和同類學校對學校發展是否有所影響等。校長必須綜合各種形勢和因素。所以,校長不僅要有危機意識,還要善于研究政策,搶抓機遇,尋找突破。
二 長于管理,不斷優化學校內部機制
除具備善于謀劃發展、把握發展方向的能力外,校長還必須精于教育、長于管理、善于經營。精于教育,就是要熟悉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和規律,成為教育專家;長于管理,就是要把學校管理得井井有條;善于經營,就是要采取經營的策略來謀求發展。
通常的情況下,校長對學校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1)管教學。校長是教學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活動,了解掌握教學常規和工作動態。目前,職業學校校長管教學要突出“職業教育重大賽”的特點,多舉辦技能大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2)管隊伍。要建立適合本校的教學評價機制和教職工量化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對教職員工的考核和管理。從根本上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是促進學校發展的最好辦法;加強管理團隊的建設,要打造一支管理水平高、執行力能力強的干部隊伍,充分發揮管理者的榜樣示范作用,引領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3)管學生。這是學校管理的基礎和關鍵。要統一要求對學生的考核考評,規范學生行為,落實校規細則和一日常規。要下移管理重心,突出班級管理,建立學校、年級組、班主任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要家校聯動,共建教育網絡,使學校、家庭、社會互聯互動,互為補充。(4)管經費。財務管理是重點,要會找錢、用好錢、管好錢、運作錢,要認真學習財務管理制度,增強財務管理能力,加強預算管理,合理調配資源,把每一分錢都要用到刀刃上。近年來職教領域涉及項目多、資金量大,必須不斷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5)管常規。顧名思義,就是依據最基本的準則、規則維持和推動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運轉的管理活動與管理過程。最主要的能安排好、引領好、組織好學校一些重要的活動、重要的工作。
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職業學校校長在管理上更應該比普通學校校長多一些點子、多一些勤奮、多一些能力,才能推動職業學校健康的發展。有專家替職業學校校長設定了“長、寬、高”:所謂“長”,就是要有長遠目標。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了解學校發展優勢和存在的不足,發展中做到揚長避短。所謂“寬”,就是眼界要寬,胸襟要寬。要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能夠跳出學校看學校,跳出教育看教育,具有較強的大局意識、開放意識和發展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可利用的校內外資源;要有博大的胸懷,善溝通、能包容、會團結。所謂“高”,就是要有高超的本領。在各項工作上起點要高,特別是在攻關克難上要有“高招”。要發揚“千萬”精神,即面對千難萬險,不怕千辛萬苦、千思萬想,想方設法促進學校發展。
三 勇于創新,不斷引領學校可持續發展
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當前,職業教育已經進入重要的轉型期,一是辦學規模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并將繼續擴大;二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已成為最重要的主題;三是深化體制機制模式改革已經成為最為緊迫的任務。這是職業教育的階段性特征。中等職業教育想要持續發展亟待改革創新。
魯昕副部長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講話中指出,職業教育:第一,改革四個模式:(1)改革辦學模式,要推動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化辦學。(2)改革培養模式,要根據職業活動的內容、環境和過程來研究職業教育的培養模式。(3)改革教學模式,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4)改革評價模式,構建多方參與的職業教育評價模式。第二,創新六個關鍵環節:(1)創新教學環境;(2)創新專業設置;(3)創新教材應用;(4)創新教學方式;(5)創新隊伍建設;(6)創新管理制度。
創新并不神秘,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難事。“創新其實是換一種更好的做事方式”。在座的各位,是一所學校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決策者,更是學校改革發展的實踐者、經營者和推動者。僅憑傳統、經驗管理學校,只能守舊,不能發展,不能與時俱進,最終只能被淘汰。創新才是一所學校發展、一個校長發展永不衰竭的動力。校長治校應因時、因勢而變,不斷尋找學校發展新的增長點。
從職業教育發展軌跡看:當初,由培養一技之長的打工者逐步轉向知識+技能的競爭者,職業教育的宗旨逐步得到體現;20世紀末,我們說職業教育學校是減壓閥、蓄水池,21世紀開頭幾年我們把它定位于藍領技術工人的搖籃;近幾年,我們著力培養“知識與技能型”的競爭性人才;今后幾年,隨著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中等職業教育將有重要變革——向著高等教育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這意味著,職業學校校長必須永遠進取、永遠追求、永遠創新,才能保持自己學校在同類學校中的領先地位。為此,校長應不斷地汲取現代超前的創新理念,把握時代的脈搏,站在時代的前沿,規劃學校的發展,不斷地進行教育創新、文化創新、思維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從而始終保持學校教育的鮮活生機。應做到:(1)勇于創新。很多人為求穩妥,盡量回避可能的風險,同時也就喪失了很多發展的機遇。做職校校長就應該有一點“冒險”精神,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大刀闊斧地改革。(2)善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標志是:具有捕捉機遇的敏感性和膽識;經驗豐富,變革速度快;能在動態環境下發揮主體創新精神,構建新的平衡關系。(3)勤于創新。職校校長應時刻關注職業教育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進行調整。如果職校校長只滿足于一時的創新改革,也只能維持一時。(4)樂于創新。樂于創新體現了創新型職校校長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參考文獻
[1]王鐵軍.校長領導力修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張云生.職教名校長耕耘錄[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