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其職業多種能力的綜合。中職學校的目的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能力的專業技能人才。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直接影響著學生將來能否勝任自己專業方面的工作崗位。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計算機專業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6-0165-02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在各行業的普及使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更是計算機人才爭奪的焦點。技術應用型人才應具有良好的職業能力,不僅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理論修養,還應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作為步入職場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來說,還應具有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創新能力等,才能真正成為一個人才所具備的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其職業多種能力的綜合。包含三個基本要素:一是指勝任具體職業而必須具備的能力;二是指步入職場后表現的職業素質;三是指開始職業生涯后具備的職業生涯管理能力。也就是說職業能力不僅體現在專業技能水平上,還應該包含實踐能力、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創業能力以及職場文化、社會教育等職業技能。據調查,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數量上還遠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但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現狀與企業的人才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偏差。企業最想招聘的是那些想做事、能做好事情的人才,特別需要有較強職業能力的專業人才。因此,中職學校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能力不能再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加強實踐,還應該注重精神文化的塑造,這樣學生走向社會、走向職業生涯才會從容不迫,即表現出高超的專業技能及良好的職業能力。
一 對計算機專業實訓教學目標進行準確定位
計算機專業實訓教學應把培養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不僅掌握較強的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具有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創新能力等職業能力。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但是對于以計算機賴以生存的專業人士來講,要勝任如動畫動漫制作、圖形圖像處理、網絡網站的建設和維護等工作,僅掌握基礎知識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實訓教學中要與實際生活、工作以及用人單位的需求相適應去設定教學內容,如在PhotoShop、CorelDraw等圖片后期處理教學中,要大量地設置各種平面廣告、宣傳畫、物品包裝、宣傳手冊、圖像雜志處理等方面的教學課例和任務,同時設定一些需要學生分工合作的案例,從實用性、美觀性、功能性、創意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鍛煉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分工合作的團隊精神。
二 加強實訓教師的能力培養,合理配置理論學習和實訓教學的比例
計算機專業本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中職學校來講,計算機教學是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來滿足市場對計算機人才的各種需求。因此,在計算機實訓教學中,實訓教師的計算機實踐教學能力水平和理論知識的新舊,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計算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效果以及是否能夠適應未來擇業的需要。作為中職學校的實訓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新知識、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水平,才能在實訓教學中突破理論知識的局限,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訓操作給予實際有效的指導和引領。事實上,現在大部分實訓教師實踐經驗和能力不足,甚至自身的理論能力也不太強,尤其是一些老教師知識結構脫節、老化,直接導致對學生實訓操作的指導力不足,使學生在實訓中無法獲得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
另外,由于教學經費有限,對實訓設施設備配備不完善,導致無法合理配置理論學習和實訓教學的比例,學生實訓時間無法保證,失去了提高技能和實踐的機會。同時,由于實訓時間少,見識不到實際生活和工作的情景,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學校應加大對設施設備的建設和配置,滿足學生的實訓要求。同時要給教師足夠提升能力的學習時間和機會,達到術有專攻、學有所長,保證對學生學習的各項技能都有專職的實訓教師針對性地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引領。
三 開展校企結合,優化教學資源
學校教育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畢竟還是落實在書本和實訓室內,與社會需求和實際工作環境相脫節,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有相當大的阻力。因此,要想強化技能培訓來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應該創設真實的實踐操作環境,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到實習現場或工廠車間,學、練、做相結合,使教學貼近生產、貼近市場。同時,開展校企合作,還可以將企業的管理文化、技術設備等引入教學過程,讓學生親身感受真實的工作場景,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而且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積累了實際操作經驗,培養了職業道德、團隊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學生今后能順利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
四 開展以賽促學,提升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技能水平及實踐能力
競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計算機實訓教學過程中,可結合課程的實際開展各方面的技能競賽:中英文錄入、Word圖文混排、PowerPoint幻燈設計、Flash動畫制作、PhotoShop圖像設計等,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競賽,把學生在課程中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及技能演繹操作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潛能,培養創新能力。教育部和山西省教育廳每年都在組織各種計算機技能大賽,在這些大賽中,比如計算機網綜合布線等集體項目,能使學生達到交流思想、提升技能、啟發思維、鼓勵創新、團隊協作、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直接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專業的基本知識、技能水平以及實踐能力,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真正掌握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些競賽的參與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要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培養能直接走上工作崗位具有良好職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通過在實訓中積累專業技能經驗,使其在學校期間就成為一名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術型人才。提升學生業務水平,使其職業能力得以真正的體現,有自己的立足之本,能勝任自己專業方面的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潘懷.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09(9)
[2]宋軍營.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踐性教學之我見[J].內江科技,2009(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