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不過只要做好事前預防,事后治療和精心護理,水痘便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段小小插曲。
做好隔離,預防水痘“不請自來”
平時由奶奶帶的樂樂昨天晚上開始不好好吃飯,但精神還不錯。半夜一測體溫——直線升至38.5℃。樂樂媽急壞了,慌忙抱著樂樂打車去了醫院。經過醫生檢查,診斷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樂樂媽一看孩子的頭發里、背部,果然起了幾個紅色疹子。原來之前樂樂的奶奶患了帶狀皰疹,沒想到通過接觸竟然將病毒傳染給了樂樂。
水痘傳染率很高,多驟然起病,主要發生在1~10歲的孩子身上,傳播途徑為通過飛沫和接觸皰疹液傳播。因此,在水痘高發期一定要事先做好預防。常用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控制傳染源。鑒于水痘的傳染性很強,因此對于小寶寶來說盡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場所,一旦周圍有患水痘的小朋友,要盡快進行隔離,如果已經接觸,應觀察2~3周。
2.減少傳播機會。不要認為緊閉門窗就可以阻斷病毒進入,恰恰相反,經常開窗通風、經常清洗家居用品,保持寶寶用具干凈衛生,才是防止病毒傳播的好辦法。
3.接種水痘疫苗。對于體質較弱的易感寶寶,接種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措施。水痘疫苗是經水痘病毒傳代毒株制備而成,對于預防水痘以及水痘引起的并發癥有顯著的效果。目前,水痘疫苗的接種程序為2劑次,1~12歲的兒童接種一劑次(推薦2歲兒童開始接種水痘疫苗),13歲及以上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2劑次,間隔6~10周。
中西醫結合,更靠譜
中醫認為水痘是“外感邪毒、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于肌膚所致”。因此治療時需要祛風除濕、清熱解毒。可以遵醫囑服用中藥雙黃連口服液、銀黃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對于發熱超過38.5℃以上的寶寶,就不能僅服用中成藥了,需要先采取退熱治療,比如服用退熱藥泰諾等。
如果寶寶只是輕微發熱,不建議用退熱藥,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的辦法,如溫水浴,但應注意不要碰破皮疹,以免繼發感染。此外,可以在患處涂擦外用藥水,如使用爐甘石洗劑來止癢。
精心護理不留疤
一般經過隔離護理7~15天,水痘就會結痂,當水痘全部結痂后,寶寶就可以解除隔離了。寶寶出水痘,媽媽不免會擔心康復后皮膚會不會留下難看的瘢痕。其實只要注意做好后期護理,這些擔心完全可以避免。
1.臥床多休息
出疹期間,寶寶要盡量減少活動量,多臥床休息。
2.每天保證足夠的飲水量
不斷地給寶寶喝水,保證每天的飲水量,不僅能起到降溫的作用,還能避免“上火”。
3.避免抓破
出水痘時,寶寶會感覺瘙癢難耐,為了防止寶寶用手抓破,應將寶寶的手指甲剪干凈或者戴上防護手套;如果個別皰疹被抓破,應在醫生的叮囑下涂抹外用藥。
4.堅持每天洗澡
不少家長認為患了水痘之后不能洗澡。事實上,出了水痘之后保持衛生很重要。每天洗一次澡可防止患處感染。洗澡時,宜用溫水,不要用沐浴乳,洗完后用寶寶的專用毛巾輕輕拍干身體即可。
5.被褥常晾曬
除了勤洗澡,還應注意寶寶的被褥要常換、常晾曬,保證被褥不要太潮濕,以防感染癥狀發生。
6.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保證每天三次開窗通風,每次通風半小時。開窗期間,要讓寶寶暫時離開這個房間。
7.多吃維生素C和易消化的食物
患水痘期間,寶寶的食欲會減退,爸爸媽媽在飲食方面需注意保持清淡,讓寶寶多吃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不要吃魚、蝦、肉、蛋等腥發之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