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問題看簡單,可以避免粗暴處理,不給孩子壓力;孩子還面對不了復雜問題的時候,就簡單地等待他有一天能面對這個問題,否則他壓力更大。
期末考試前三天,女兒說,我一點都不緊張考試,估計語文能考94.5,數學不一定能考100,雖然過去每次都能考100。那英語呢?我問。英語就考0分吧。嗯,那還真不錯,說完,我們就笑呵呵地該干嗎干嗎去了。我們基本上都做好了英語考得很爛的準備,并坦然接受。
原本開學之初,女兒很高興,因為換了一位她很喜歡的英語老師。然后,沒多久,她喜歡的英語老師病了,又換了一位她很不喜歡的老師,因此她很煩上英語課。她幾乎放棄了認真學英語,我問起,她就吐槽一下老師。這個學期,我經常收到英語老師發來的短信,女兒的名字列在各種測試不合格的名單上。
我不會為女兒的英語成績不好而苦惱。因為根本的問題并不出在她的學習上。說完“英語就考0分吧”這話的第二天,英語預測,她考了99.5——只不過期末因她稍稍用了點功去復習。那是不是她英語考了高分就沒有問題了?當然更不是。
真正的問題,是她處理不好與不喜歡的人的關系。對于一個孩子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覺得她基本上解決不了。我們一起找到了這個原因后,我就對她的英語成績不做任何要求。
我建議女兒去發現英語老師的可愛之處,顯然,她沒有發現。確實,很多的老師不可愛,尤其是在成績差的學生眼里。當女兒繪聲繪色描述老師的言行時,我更加覺得這是一個不好面對的問題。
我能做什么?一方面和女兒說明可以不喜歡老師,但別厭棄英語,她做不到,這對于她來說,確實要求太高。一方面,與老師溝通,但是溝通效果不明顯。于是,就只好讓英語成績一直差下去。我要是直奔成績,對女兒要求嚴格一點,以她的學習能力,成績好起來也不是特別難,但是,她會很不爽,而根本問題一旦被好成績掩蓋,她需要承受的壓力可能就更大。
她寄希望于新的學期,她喜歡的老師病好回來任課,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盼望,喜歡的老師回來了,她自然有了學習動力,要把一個學期的小學英語補回來,比起我逼著她放下對老師的不滿而去學要容易得多。我也想過最壞的事,就是不換老師,問題在未來的學期重新擺在她的面前,孩子在成長,或許那時她已可以面對這個問題。她若還做不到,英語差又不是什么大事,跟一個人的品格和性格沒有必然聯系,用她自己的話說,大不了不和外國人打交道,或者找個翻譯才和外國人打交道,這是好遠的事情,那個時候,她已是成年人,她有應對的能力,實在不行,再苦學一兩年也可以。
如果我只在意成績,狠抓成績,未免把問題簡單化了,處理也粗暴,因為原因比這個復雜得多。而與不喜歡的人處好,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孩子確實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那我們就只有簡單面對,成績差就差吧。
不把問題看簡單,可以避免粗暴處理,不給孩子壓力;孩子還面對不了復雜問題的時候,就簡單地等待他有一天能面對這個問題,否則他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