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做了媽媽,就要處理和孩子相關的一大堆事。從前,家里的瑣事拖一拖也沒關系,但有了孩子,按時做飯、打掃衛生,這些活再也不能“將就”了。久而久之,腰酸背痛的問題也越來越厲害。有人說,這是因為“月子”沒坐好,果真如此嗎?
腰痛,是產后媽媽多會經歷的一關。這是月子病嗎?
媽媽腰痛,月子“喊冤”
當了媽媽之后,似乎很多事情都可以和“月子坐沒坐好”扯上關系。尤其當三姑六姨們一 一現身說法,腰酸背痛、身體虛弱,就成了月子沒坐好的典型癥狀。
可一些采用西方生活方式不坐月子的年輕媽媽卻并不一定會出現嚴重的腰痛等“月子病”。是時候未到么,還是“月子病”只是個傳說?
調查發現,很多媽媽會出現腰部一側或兩側的疼痛,尤其在月經、孕育、分娩、哺乳等時期,腰痛更是明顯。而且,腰痛并不完全出現在產后媽媽身上,未孕的女生也會有一樣的問題。專家說,經產婦女80%以上都可出現腰痛,特別是經期、孕期和產后的腰痛,常被認為是生理性疼痛,不需要特別治療。實際上,婦女腰痛的程度因人而異,臨床上有很大的差別,疼痛延續的時間也長短不一。所以有必要進行一些治療,而更重要的是本人的自我康復保健。
專家介紹,一般的婦女腰痛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子宮位置異常,盆腔炎、盆腔腫瘤、盆腔血癥、放環等刺激,壓迫神經也會引起腰痛;骶棘韌帶松弛、腰肌勞損可使腰部支持力增加而疲勞產生腰痛;生育過多、人流過頻、性生活過度或外感濕邪等也可產生腰痛。
缺鈣、勞累,可致腰痛
有的媽媽在產后即發現腰痛,這與產后子宮收縮復舊引起的反射痛有關。產后腰疼,是已生育女性中比較普遍的現象。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生理性缺鈣、勞累過度、姿勢不當,產后受涼,起居不慎,閃挫腰腎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或者受涼都可能引發產后腰疼。
分娩后內分泌系統尚未得到調整,骨盆韌帶還處于松弛狀態,腹部肌肉也由于分娩而變得較為松弛;加上產后照料寶貝要經常彎腰,或遇惡露排出不暢引起血淤盆腔,都有可能導致腰痛。
勤加鍛煉保護腰桿
針對產后腰痛的媽媽,專家表示,新手媽媽首先要注意不要穿帶跟的鞋,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負跟鞋矯正姿勢,康復鍛煉。而產后保持正確的站立、坐臥的姿勢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城市寫字樓工作的媽媽,常常處于久坐或者久站狀態,腰部本來就有問題,加上分娩體虛,腰痛就更加厲害了。所以,隔一定時間要適當活動一下腰部,使腰肌得以解除緊張,有緩解疼痛的作用。如可在室內行走,做一些活動腰部的體操等。
遇到冬春等寒濕季節,媽媽們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盡量避免淋雨受寒,夜臥當風等。避免久臥潮濕之地,在寒濕季節,可適當使用電熱褥祛寒保暖。腰痛明顯加重時,應避免性生活,在緩解期,也要適當調整性生活頻度。另外,注意經期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也能避免因泌尿生殖系感染引起的腰痛。
穿著過于緊的褲子,或者用束腰帶,可能引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加重病情。有些媽媽產后為保持苗條身材而采用束腰的方法,殊不知可能引起腰痛。正確的做法是做好產后的保健鍛煉,才能真正達到健美的目的。
tips:
1.飲食。腰痛者的飲食,一般與常人無多大區別,但要注意避免過多地食用生冷寒濕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飲冰凍的飲料。對于性寒滑的水果,如西瓜,也不宜一次進食太多。
2.按摩和體操。可以用掌壓腰骶部、揉摩腰背、揉筋結、推下肢等方式進行按摩,也可以采用一些動作緩和的腿操、起坐操和滾腰操。
3.減少彎腰。產后避免常彎腰或久站久蹲,有條件的可購置尿布臺,經常使用的尿布、紙尿褲、爽身粉、護臀油及其他常用物品,都要使媽咪不用彎腰即可伸手拿到;清理房間地板時選用長柄工具,并且每次清理時間不要過長;喂奶時采取正確姿勢,以坐在低凳上為好,如果坐的位置較高,可把一只腳放在一個腳踏上,或身體靠在椅子上。最好在膝上放一個枕頭抬高寶貝,這樣還可承受重量。
4.使用腰痛治療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型或舒適程度調整系帶,不論是行走鍛煉或伏案工作或臥床休息均能保護腰部。
5.避免久坐久臥。“能站,就別坐;能坐,就別躺。”坐和臥這兩個姿態對于受傷的脊椎是很難平直正確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