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不顧一切『襲胸』,正是離乳期的表現。此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完成第一次心理獨立。
網上常有人轉發小寶寶“襲胸”照,讓人笑酸了臉。但如果是自家寶寶不分場合“襲胸”,無論被襲對象是別人還是媽媽,都很讓人尷尬吧。為什么小寶寶會做出這種讓人尷尬的行為呢?
原因:寶寶的離乳焦慮
母乳喂養帶給寶寶的好處眾所周知,溫暖的乳房不僅為嬰兒提供食物與養分,更帶給剛到這個世界的寶寶以最基本的安全感與溫暖。
不過,從寶寶1歲半起,便需要逐漸過渡到不以母乳為主食的階段,即我們說的“離乳期”。這段時間中,不僅僅是喂養方式的變更,更是寶寶從生理到心理的嶄新人生路程。寶寶將脫離從媽媽的乳房上尋求慰藉的依賴狀態,轉變為主動尋找安全感來源的獨立個體。換句話說,寶寶開始變成小大人啦!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伴隨吸吮、撫摸媽媽的乳房的次數減少,寶寶會感到不適應。尤其是遇上害怕、煩躁的時候,一時發現少了平時的依賴物——媽媽的乳房,往往會號啕大哭,或者轉而在周圍女性身上尋求相似的依賴物。
結果,令人尷尬的寶寶當眾“襲胸”事件,就這樣發生了!
哈洛的“安全感”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曾設計了一個實驗,以檢驗靈長類動物對母親乳房的依戀有多強烈。他制作了兩個“猴媽媽”模型:一個由鐵絲編成,另一個則由絨布織成。實驗人員將它們放進剛剛出生的小猴的籠子里,結果發現:即使奶瓶在鐵絲猴媽媽身上,小猴也只有感覺餓了才會跑去吃奶,其余的時間都依偎在“布媽媽”的胸前。哈洛得出結論:對靈長類動物來說,比起吃飽,媽媽胸前的溫暖更加重要,它提供了幼仔需要的安全感。
寶寶第一次心理獨立
其實,除了“襲胸”,離乳期寶寶還有其他表現。譬如,喜歡在媽媽身上摸來摸去,睡覺時一定要摸著媽媽身上的某個部位才行,一旦被拒絕,就會哭鬧不已。
面對孩子的哭泣,很多媽媽會感到內疚:只是摸一下胸部,就能讓寶寶感到安全感,如果狠心拒絕,會不會給他帶來心理陰影,埋下對世界不安的種子?
其實媽媽們大可不必這樣焦慮。要相信孩子能夠獨自完成人生第一次心理獨立。
其實,每個年齡段,我們都會有具體的發展任務來構建自己的安全感,嬰兒期的離乳,幼兒期的分房間、上幼兒園……直到成人后,成人的安全感來自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來應對和解決生活及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而這樣的信心和能力正是從離乳期開始,一步步發展壯大起來的。
可以說,離乳期正是寶寶學著自己構建人生安全感的起始階段。如果家長處理不好,不但會為日后寶寶脫離母乳期增添更多困難,更會導致寶寶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發展滯后。
那么,怎樣幫助孩子擺脫對乳房的依戀,從而讓他走上獨立之路呢?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安雅的兒子大寶剛剛一歲半。每次他不小心被桌子碰到,或者因為調皮被爸爸批評的時候,就會沖向媽媽,摸著媽媽的胸部才安心。安雅開始沒覺得兒子的行為有什么不對勁,反而覺得有些好笑。直到有次去朋友家拜訪,大寶當場去摸女主人的胸部,安雅尷尬不已。
遇上以上情況,家長需要堅定地拒絕孩子摸媽媽的乳房。離乳期的寶寶還聽不懂太深奧的道理,所以,制定規則幫助寶寶脫離對母乳的依戀就顯得至關重要。媽媽要告知寶寶規則,并堅決執行。無論寶寶如何哭鬧,也必須執行到底不可妥協,否則會讓其脫離戀乳期的過程更加困難。
想點好辦法,幫寶寶心理過渡
三個月過渡期:媽媽要給孩子一個過渡的時間,讓他逐漸脫離對乳房的依戀。時間以不超過三個月為好,不可以在孩子斷奶以后,就突然拒接寶寶對乳房的情感需求。
轉移注意力:媽媽平時要把乳房遮住,不能經常敞懷讓寶寶看見。他要打開你的衣服時,你可以轉移他的注意,給他玩具,或帶他到戶外走一走,到超市看一看。如果孩子平時很少機會看到、摸到媽媽的乳房,就會慢慢淡忘。當然,一開始他會因不習慣而哭鬧,這時媽媽一定要堅持不讓他打開你的衣服。
與老人統一口徑:同時,也不許孩子摸奶奶或外婆的乳房,這需要跟老人提前溝通好。如果孩子要求,直接告訴他被摸的人很不舒服,及時制止??梢杂脫肀Щ蚱渌鼙磉_愛意的行為來代替,讓孩子逐漸適應沒有乳房的日子。
培養依戀物:幫寶寶尋找依戀物。比如安撫奶嘴、寶寶喜歡的小枕頭、玩具熊、毛巾等。如果沒有這樣的東西,觀察他經常做的動作,只要不影響健康,都允許他保持習慣。比如說,吮指頭也是有效的安慰行為,家長不必去阻止。
依戀物對孩子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玩具、一塊毛巾,而是他們適應這個新世界、新環境的情感拐杖。成人不可以對孩子的依戀物粗暴地干涉。擅自丟棄或者偷偷洗干凈,這樣的行為是對孩子情感的粗暴干涉。
依戀物的特點
·在眾多同類物品中,他只喜歡其中的一個。
·每天都離不開,隨時要帶著它,吃飯、睡覺、外出、玩耍等。
·孩子喜歡對依戀物吸吮、聞氣味。
·無論依戀物多么破舊不堪,孩子都拒絕更換新的。
分床:家長與寶寶分床而睡,幫助他發展獨立自主的意識。
培養更多愉悅途徑:幫助寶寶參與一些游戲活動,而不是靠撫摸媽媽乳房來獲得愉悅。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比如多給寶寶講講故事,或者讓他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慢慢地他就會改掉這個習慣。
講道理:如果孩子3歲時,大人才意識到他對乳房的依賴性仍然強烈,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向寶寶說明。比如你可以說,“你已經3歲了,是個小哥哥了,能一個人玩,還會幫媽媽干活。長大多么好啊!”等等。
總之,幫助寶寶安然度過離乳期,這個過程很重要,而責任全在大人身上。寶寶一時因為不適應而苦惱,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爸爸媽媽們要相信寶寶——即使含著眼淚,他也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第一次獨立成長。
tips:
過了離乳期的寶寶仍然“襲胸”怎么辦?
如果寶寶已經過了離乳期,仍然有“襲胸”習慣,專家提醒父母:
1.立即阻止這種行為。在講道理依然無法阻止寶寶“襲胸”的情況下,要堅定拒絕孩子摸弄媽媽乳房的行為。與孩子共商規則并執行。無論孩子如何哭鬧,大人都不可以妥協,否則會讓脫離戀乳的過程更艱難。
2.允許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有的孩子摸不到媽媽的胸,可能會改為摸自己的乳頭。這說明他正在學會獨立處理自己依戀乳房的情感。在強制阻止“襲胸”的初期,孩子這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但同時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別的依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