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電視記者職業光榮而神圣,深受百姓歡迎。但作為黨和國家的耳目喉舌,又負有重大的職責和使命。要做好電視工作,每個記者都要從嚴要求,首先要搞好自身的職業修養,這就是要做到“打鐵先得本身硬”,練好“修養”這個基本功。
【關鍵詞】
電視記者; 職業修養
記得福建曾開庭審理過一起假冒中央媒體記者騙取錢物的案件:李某冒充中央電視臺記者身份,包虛假工程,騙取財物共達18萬元;蘇某則故意非法刻制偽造“今日信息報社駐福建記者站”等媒體兩枚印章,公然招搖撞騙。2002年6月22日,山西繁峙縣義興寨金礦區0#脈五全全井發生特大爆炸,38名礦工不幸遇難。時隔一年多,2003年9月15日,新華社在報道繁峙礦難進展時卻出人意料地宣稱“11名記者在采訪事故過程中收受當地有關負責人及非法礦主賄送的現金、金元寶,存在嚴重的經濟違紀行為”,隨即公布了11名記者名單,合計受賄金額7.46萬元。騙子看中記者這一行來冒充行騙,事故責任人懼怕記者這一行來重金行賄,記者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在哪呢?之所以把記者稱為“無冕之王”,其原因就在于記者的職責——溝通與連接。在社會生活中,記者傳導作用可以反映輿論、引導輿論,可以成為最敏銳的反應器,最通達的傳音箱。他們應該向社會傳播最新、最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這一職業的生命力就在于“真實”。可是,特殊的工作性質也使得記者在工作中有時會遇上各種各樣的誘惑,這也使得記者常會面對更多的考驗。當我們在反思“記者受賄”的教訓時,應該著重解決的問題關鍵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應該是——職業修養。
修養的含義很廣泛,我國傳統文化中講修養有兩方面的意義:“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養熏陶”。“修”即按照一定的規格和要求進行磨制、修整和提高,使之完善。“養”即涵養、培育和陶冶,進行養成、培養、充實和完善。人們總是通過修養的過程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人生境界逐漸提高。修養是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它能提高人生的質量,也決定事業的成敗;它有利于人格的健全,同時也折射出社會文明的程度。
對于目前傳播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電視媒體來說,記者的自身職業修養就直接決定了電視這一社會窗口的風貌。我們的電視記者因職業的社會影響性而倍受關注。可以說,其身正,其行必端。提高和優化電視記者的職業修養應該是保證電視媒體通道暢通,完善電視媒體社會職能,進而推進社會文化進步的重中之重。
1 電視記者職業修養的內涵理念
加強自身職業修養,是電視記者做好本職工作的需要,是提高自己個人素質和促進自我完善的途徑。它包括職業認識、情感、信念、意志、行為等五個方面的修養。
電視記者對自身職業的認識是以對職業的理論和規范學習開始的,以正確的理論思想引導,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使命,樹立起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就能夠使我們電視記者在履行職業義務的過程中,在困難和復雜的情況下,能夠抵制外部的腐蝕、誘惑和壓力,表現出一種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的抉擇力量和堅持精神。在工作中,電視記者對本職業的情感越深厚,他們的職業自豪感、光榮感、責任感等就越強烈。這種是非分明、愛憎突出的情緒和態度會穩定地對電視記者的行為有著重大的積極作用。確立堅定而正確的職業信念,形成優良的職業品質,這些都可以表現為出色的職業行為。電視記者是否能在長期實踐活動的錘煉中,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在思想上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與職業修養的幾方面內容都有著直接的聯系。
2 電視記者職業修養的實踐理念
職業修養是從業者的一種自尊自律的要求,是其塑造自我形象的基本功。電視記者在實踐中塑造自我形象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我們認為主要應具有這三個方面的自我修養。
2.1政治理論修養
作為黨、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電視記者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要運用所掌握的理論對實際工作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進行認真地思考、分析。并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當前實際工作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因此,電視記者必須在工作中始終堅持理論學習,努力提高理論水平和思想層次。必須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電視記者更要提倡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精神,提倡尊重人、關心人,熱愛集體,熱心公益,扶貧幫困,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堅持了這樣一種堅定的理論導向,才能使我們的電視記者在工作當中,尤其是針對一些敏感的、有爭議的社會問題進行報道時,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正面引導,使得問題能夠有效地得到化解。
2.2文化知識修養
信息時代的媒體必須站在信息的頂端,必須應對時代的挑戰。電視記者的知識視野、文化層次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電視節目的質量,并能夠引導社會的知識文化拓展方向。我們認為,電視記者必須是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人。首先,電視記者的知識視野要“博”。由于工作涉及面廣,知識的廣博性是對電視記者的基本要求。就需要記者注意廣泛的學習和吸納,觸類旁通,博古通今。另外“專”型記者在電視新聞節目中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是在廣博的涉獵中更深入地鉆研某一領域的人才。他們能夠正確新聞,發表權威意見,觀眾對他們的思想有著更強烈的信任感。因此,電視記者要通過廣泛瀏覽書、報、雜志、刊物、互聯網來了解政治、經濟 、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要力求對某個學科的知識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通過工作實踐和理論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
2.3專業技能修養
電視記者專業性很強,他所必備的專業技能修養至少應包括:其一,社會活動能力。電視記者的職業性要求他們要成為出色的社會活動家。“閉門造車”早已不屬于現在的時代,更新的、更深的、更準確的信息需要記者們用自己敏銳的觸角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消息靈通,廣結人緣。只有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才能曉國情、知民意,才能發揮媒體的真正作用。電視記者要珍惜每一次采訪的機會,以認真、踏實、靈活、敏銳的工作態度建立自己的信息源,取得群眾信任,提高社會活動能力。其二,新聞敏感能力。這是電視記者發現和判斷已發事實是否具有新聞價值的重要能力。記者必須對國家政策有正確的理解,對形勢有敏銳的觀察,對社會現實有深刻的了解,對社會問題有深入的調查以及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對新聞實踐工作的鍛煉。工作中,電視記者要多觀察多思考思維處于開放的狀態,不斷總結和改進。其三,運用畫面語言加強傳播效果的能力。能夠運用清晰、真切、圖聲兼備的傳播手段是電視媒體的獨到之處。這對表現節目的宗旨、記者的意圖、傳播的思想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聲、畫配合的效果可以提高觀眾的收視興趣,增強信息的傳播效果,使傳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這方面的能力,需要記者熟悉鏡頭語言的運用,熟悉拍攝的基本技巧,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在事件現場采訪時善于捕捉焦點、重點畫面,對突發事件有敏捷的反應能力。電視事業的前景是美好而壯觀的,但它的每一點進步都有賴于社會各界,尤其是電視記者的積極努力。發展永遠是與挑戰并存的,相信電視記者職業修養的加強必將使我們可以更為自信地迎接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