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統計數據顯示,整個的2013年,中國收到黨紀政紀處分的干部多達18.2萬名,其中包括一批省部級高官。2014年在剛過去的幾個月里,十八大以來打掉的“老虎”更是引起各界對腐敗問題的關注。
【關鍵詞】
反腐??;預防為主
1 從傳統文化看關于腐敗
反腐敗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艱巨性同腐敗產生的傳統社會文化基礎直接相關。因為反腐敗是在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下進行的,而傳統文化同其它事物一樣也有兩重性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對反腐敗既有正面效應,又有負面效應,是兩者兼而有之的復合體。實踐證明,反腐敗遇到的許多阻力都來自傳統文化的影響。因此充分認識傳統文化對反腐敗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這對推進我國反腐敗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 中國官員財產公示問題
官員財產公示”是一種通過對官員的財產等個人事項進行申報、公示的制度?!肮賳T財產公示”早在1987年就被提上日程,但近年來無論立法或試點的效果并不理想。
十八大”以后,官員財產公示問題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現在的問題是,公示是必須的,但公示的操作又非常困難和復雜。表現在:面對中國老百姓必須做。官員財產公示的復雜性,要求公示政策要有前瞻性。前瞻性是指政策的制定,要考慮長遠目標和影響,考慮政策的實施產生的影響和反應。
公示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因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策出來之后一定要針對下面的對策有“反對策”。要避免政策制定和執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提高政策的執行效果,需要重視前瞻性。
對于公務員財產公示,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不能想當然,以為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官員財產要全面公示,實際上不是這樣。據了解,韓國有1800名官員是公開財產,法國只有總理和總統的財產要公示,美國也不是很多官員全部公示財產。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執行的是公職人員的利益和投資申報,而不是財產申報。
積極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官員財產公示經驗是一方面,吸納民智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民意是體制系統向外敞開的一個接駁器,每時每刻都在等待系統以外的力量有效地運用它。從最近“公款按摩事件”和“躲貓貓事件”等可以發現,一些網民和論壇逐漸擔當起諫客與舉報者的角色。所以,吸納民智,網絡可是個好地方,我們可以先搭建官員財產公示的網絡平臺,讓網友對此充分討論,這對于最后形成細致嚴密的官員財產公示規定,必定會大有裨益。
3 從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看腐敗問題
在人類思想史上,馬克思第一次對人的本質作出科學界定。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主要有三個命題:一是“勞動或實踐是人的本質”;二是“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人是社會的人,人的欲望,需求便是人各種行動的動機,然后滿足人們各種欲望的手段多種多樣,缺少了規范,人們就會用盡各種手段去滿足自己的需求,或者是將滿足自己的欲望建立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基礎之上。特別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期,在擁有絕對的權利并且缺乏監管的情況下,腐敗更容易滋生。中國現在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不發達,市場經濟不完善,更重監督機制也不健全,這正是腐敗滋生的溫床。某些掌握實權的人,在各種誘惑下,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用非法的手段為自己謀取利益,大大的損害了國家和群眾的利益,損害了社會公平。
4 反腐敗預防優先
當前,我們黨正在深入持久地開展反腐敗斗爭,但是反腐不能成為運動式反腐,尤其是不能成為一陣風。比如俄羅斯近些年來發生的事。俄羅斯反腐的力道是很大的,根據數據顯示,2001年開始,他們的反貪污委員會就開始進行反腐敗,而且是允許特工可以進行“釣魚執法”,來測試他們的干部能不能禁得住誘惑,而且抓到的時候沒有刑事處分,就是撤職、罰款、沒收財產。2006年對俄羅斯的公檢法進行反腐敗,普京一天就撤了17個官員的職位,2012年也是它的反腐敗年,比如俄羅斯杜馬規定官員的家人,配偶、子女不得在國外擁有任何資產,要離職三年后才可以。這就是一陣風,這么長時間的反腐,我們看一下反腐的效果,俄羅斯反貪局的數據顯示,2001年開始反腐一直到2011年年底,貪污案件增加了7倍,越反越貪,根據他們2011年8月份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的貪污受賄金額已經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50%,而且是80%的官員涉貪。
反腐敗很容易陷入治標不治本的誤區,以懲治為目的的反腐敗是不明智的,運動式的反腐敗成效也不明顯。中國成語有未雨綢繆這一說,反腐敗也應該未雨綢繆,預防為主。
首先,預防腐敗,要加強對社會的教育,不論是否有機會腐敗,都應該抱有一種嚴肅的態度去認真的教育。通過從規章制度,案例典型,以及其他方面,給社會成員一個清醒的認識與心中掛起一個警鐘。
其次,預防不僅要對人進行教育,更要樹立起有效的完備的制度體系,腐敗的發生一方面在于人那生而就有的貪欲另一方面在于制度的不完善。中國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漏洞為腐敗的發生提供了舒適的溫床。如何才能在制度上將漏洞補上,不再讓有腐敗之心的人還能找到腐敗之路,這些,都是國家和政府所應該做的,而且,制度的完備也恰恰在預防腐敗發生,亡羊補牢,最不明智。
另外,以預防為主的反腐建設還有一點好處,是他的長期性所要付出的代價要遠遠低于運用懲治的辦法。因為即使事后對腐敗分子進行嚴懲,但腐敗問題既然已經發生,就不可避免地已經使國家財產和公共利益受到揮霍和浪費,而預防能從根本上避免腐敗的發生,所以只要付出實施預防措施的成本就可以了,這種代價顯然要小得多。
總之,反腐敗工作任重而道遠,應該預防為主,并且懲防并舉,從源頭上治本,將腐敗這顆毒瘤徹底從中國的身上剔除出去,還祖國一個健康的軀體,保障其能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
[2]葉國文,《馬克思的反腐敗理論與黨的反腐敗實踐》,中國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1.4.
[3]孔晉良,徐金鵬,《從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思想看腐敗問題》今日南國2009.7.
[4]李景華,《反腐敗預防優先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