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非盈利組織是影響社會的重要力量,具有特殊特性,充當政府與社會、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非盈利組織的規模不斷擴大,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它的人力資源管理也不同于其它企業。為了保證非盈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質量,需要我們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相關問題,使其更好的為社會服務。鑒于此,本文主要對非盈利組織的定義、特點、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深入分析,試圖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非盈利組織;特點特征;問題分析;解決對策
0 引言
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和組織來說尤為重要,它是實現組織目標的重要前提,關系著組織的未來發展。目前,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著人才流失、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非盈利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為此,我們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從而找出解決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有效措施。下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概括,然后探討一下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
1 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概述
1.1非盈利組織的概念
非盈利組織指的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社會機構,主要由非盈利組織的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構成,也被稱為非政府組織。關于非盈利組織的定義,不同的國家和領域對非盈利組織的界定不同。中國學者康曉光對非盈利組織的界定為:只要依法注冊的組織,從事非盈利性活動,滿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獨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稱為非盈利組織。美國薩拉蒙教授將具備組織性、民間性、非營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特征的組織界定為非盈利組織。而聯合國對非盈利組織的界定標準不適用于各國,它是根據非盈利組織資金來源劃分的,將大部分收入來自會費或捐贈的組織界定為非盈利組織。
1.2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非盈利組織是通過志愿者來進行運作的,沒有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意識。人力資源管理對于任何企業都非常重要,非盈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更具意義。非盈利組織的人力資源同其他機構的人力資源相比,雖然有共同特征,但是由于其特殊性,使其人力資源管理有著獨特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非盈利組織具有使命感,它有著明確的使命,這不同于其它組織。非盈利組織有著明確的目標,這一目標指引工作人員前進的方向,使員工為爭取更多的公共支持而努力。為此,對于非盈利組織來說,它最大的價值不是工作報酬或工作條件等外在因素,而是工作人員所具備的社會使命感。其次,作為非盈利組織,相對于其它組織來說,其人力資源管理和員工的責任度密不可分。非盈利組織的責任度相對較高,它的人力資源管理與責任度管理是有效的結合在一起的。責任度是員工對公益事業的熱衷與負責,它是員工對組織信任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員工對組織的期望,非盈利組織對員工的責任度要求較高,其人力資源管理更具意義。
1.3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
非盈利組織的資源分為四類,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財政資源、技術資源及設備資源,其中,人力資源管理對非盈利組織的管理更為重要。非盈利組織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人力資源是其它資源實施的前提,是非盈利組織中最重要的一項資源。非盈利組織的發展是我國社會轉型的主要標志,它的人力資源主要由志愿者構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人力資源管理要求較高,一旦人力資源管理不當,容易導致人才流失、技術落后等問題,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嚴重阻礙了非盈利組織的發展。為此,我們要加強非盈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選擇優秀的人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非盈利組織能夠長期的發展下去。
2 分析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2.1非盈利組織存在人才缺失的問題
在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面臨著人才缺失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非盈利組織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員工,員工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著人力資源管理質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它直接關系著非盈利組織工作目標的實現。目前,在非盈利組織中,大多數工作人員為年齡大、工資低、觀念舊的已退休人員,對非盈利的發展方向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不利于非營利組織的長遠發展。由于非盈利組織的資金來源有限,使得資金數量有限,員工的工資福利較低,很難吸引到優秀的專業人才,這樣以來,就降低了人才的要求。由于很多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性知識,組織培訓不到位,導致了整體員工專業水平較低,降低了非盈利組織的服務質量。
2.2非盈利組織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
非盈利組織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對非盈利組織的法律支持不到位,造成了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落后性。在非盈利組織成立以來,我國相繼頒布了有關法律規定,但是隨著時代步伐的前進,有些法律制度不能夠適應當前發展需要,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且,在法律規定中,涉及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較少,導致法律支持力度較低。在非盈利組織中,對員工及公眾缺乏法律教育,使得非盈利組織仍然存在著違法現象,不利于非盈利組織的發展。
2.3非盈利組織的激勵機制不健全
非盈利組織存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健全的激勵機制。非盈利組織的資金來源渠道較少,一部分來自財政撥款,另一部來自成員繳納會費及社會捐贈等,有限的資金無法滿足員工的多方面需求,不利于激勵機制的完善。另外,員工的激勵措施不符合非盈利組織的宗旨,不能充分體現員工的價值,激勵方式比較單一,使員工缺乏對組織的歸屬感,造成了人才流失。
2.4非盈利組織的內部管理不到位
非盈利組織的內部管理較混亂,職能交叉錯位。一些非盈利組織在成立的時候,目標比較模糊,有些目標將經濟利益放到了首位,背離了非盈利組織的本質。由于非盈利組織與政府關系密切,在管理過程中比較依賴政府,其管理體制具有雙重性,容易導致職能混亂。在組織進行決策時,由于缺乏完善的決策體系,使得決策缺乏科學性,不利于非盈利組織的有效發展。另外,非盈利組織不能夠按照相關章程進行,使相關章程成為了擺設。
2.5非盈利組織的監督力度不夠
目前,非盈利組織除進行“年檢”外,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監督力度不夠。在非盈利組織中,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體系,沒有相應的監督機構,使得工作人員監督意識薄弱,不利于非盈利組織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政府對非盈利組織的監督不力,存在責任混亂、互相推卸的問題,使得非盈利組織缺乏有效的監督。
3 完善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3.1 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
非盈利組織的員工數量相比志愿者來說相對較少,為了保證非盈利組織的有效發展,需要我們既要繼續擴大組織成員,又要不斷提高整體員工的專業素質。對于非盈利組織來說,員工的發展非常重要,為了做好人力資源的開發工作,需要相關人員積極的采取激勵性措施,要根據員工的興趣及能力進行合理的崗位安排,讓其在本職工作中表現自我,增強員工對工作的熱愛。作為非盈利組織,要盡力爭取更多的財力支持,給員工提供發展的平臺,通過外部招聘的方法進一步擴大員工數量,做好宣傳工作,鼓勵大家積極的參與到組織中。另外,對于非盈利組織的員工,要做好培訓工作。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要求,組織要根據職位的不同對員工進行針對性培訓,增強員工的專業水平,提高非盈利組織成員的綜合素質,保證服務質量。
3.2完善法律體系
要不完善非盈利組織的法律體系,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制度。自社會保障部頒布了相關法律規定后,非盈利組織的社會保險有所完善,但是,由于缺乏操作辦法,沒有充分的實施規定,使得組織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為此,我們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制定全國性的法律法規,為非盈利組織提供可靠地社會保障。除社會保障制度外,其它相關法律法規也要加以完善,將非盈利組織的內部管理、根本性質等內容加入到法律體系中,補充相關內容。對于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款,要加以改善,建立符合當前發展需要的法律體系。制定完善的法律體系后,還要進一步加強法律教育,宣傳法律知識,增強組織成員及公眾的法律意識,保證非盈利組織的執法力度,構建公平公正的執法守法氛圍。
3.3健全激勵機制
要保證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的充足,需要我們不斷完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的完善包括物質激勵、外部條件、附加福利三方面。首先,我們要不斷完善非盈利組織的物質激勵,提高員工的工資水平,通過合理的薪酬制度留住優秀員工、吸引社會人才的加入。其次,要改善非盈利組織的外部條件,為員工及志愿者提供保險,完善保障制度,避免志愿者自身承擔風險,鼓勵志愿者積極的參與活動。最后,要加強員工的福利,員工的福利包括獎金津貼、交通補助、帶薪休假等,通過增加福利來調動員工積極性。另外,非盈利組織可以通過舉辦各項活動來認可員工的能力,例如證書頒發、表揚大會等,通過活動的舉行來增強員工的成就感,激勵員工獲取更大的成就。
3.4加強組織內部管理
為了確保非盈利組織的管理質量,一定要加強組織的內部管理。首先,要明確組織的目標,由于非盈利組織的運營不是為了產生利益,它是對第一部門和第二部門職能的補充,我們要根據其特殊性制定合理的目標,目標確定后,要努力實現目標。其次,要不斷完善非盈利組織的章程,明確非盈利組織的本質,將組織名稱、資金支持、職責范圍等內容規定出來,保證組織章程的完整性,按照章程內容有效的運行。最后,要不斷完善非盈利組織的決策體系,建立切實可行的決策機制,讓所有成員參與進來,實行民主決策,提高決策的準確度。另外,作為非盈利組織,要明確與政府之間的關系,革新雙重管理體制,保持其獨立性,提高人才資源管理質量。
3.5強化監督機制
非盈利組織的監督主要包括社會監督、政府監督及內部監督,我們只有不斷強化各項監督,完善監督體系,才能有效的保證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質量。首先,對于社會監督,要求非盈利組織要對大眾公開自己,保證組織內部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眾的監督意識,讓每個人都參與到監督工作中。其次,政府監督要避免責任混亂的問題,通過建立有效的監督機構,對非盈利組織實施有效的監督,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督作用。最后,要不斷加強組織內部的監督,建立內部監督機構,對組織成員進行教育,提高每個成員的監督意識,讓所有人員參與到內部監督過程中。
4 總結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是社會的重要生產力,對于非盈利組織來說,人力資源的管理更為重要。由于非盈利組織的人力資源具有非營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等特點,所以管理工作要根據其特殊性來有效進行。雖然在非盈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積極的采取相關對策,一定會進一步提高非盈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曹迎,孟薇.我國非營利組織自愿者期望管理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1(07).
[2]張娟.我國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探究[J].才智,2010(26)
[3]尚瀟宜.對非營利組織中志愿者的激勵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09(18).
[4]王卉.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分析[J].商,2012(08) .
[5]鄒治.非營利組織:政府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境的路徑選擇[J].中國行政管理,2010(03).
[6]張叢叢,張文景.論激勵在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1(12).
【作者簡介】
左毅智,男,本科學歷,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