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高職院校在深刻認識大學生職業適應的內涵的基礎上,探索技能競賽對高職生職業適應能力的影響,從體現學校特色的高度,通過以職業適應建設為抓手,尋找技能競賽、職業適應與學校發展的最佳結合點,探索技能競賽與學生職業適應的相互影響,從而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其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強化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對社會和企業環境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
技能競賽;高職院校;職業適應文化
1 大學生的職業適應的重要意義
適應職業是一個動態、連續的角色轉換過程,每一次角色轉換都是對社會關系的合理處理,體現了青年社會化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大學生在職業適應行為的互動中,通過扮演新角色以對原有角色的行為進行調整,應用新的行為取代舊的行為模式,從而完成從原有角色到新角色的轉換,為在新的社會關系中體現新的價值奠定前期的基礎。
大學生的職業適應力是大學人才素養的重要方面。良好的職業適應力有助于人的外顯行為和內在行為有機的統一,能為他人所理解,為社會所接受,行為符合社會身份,并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
2 技能競賽的內涵
1995年開始的“全國技能月活動”拉開了全國性職業技能競賽的序幕,2008年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辦“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職業技能競賽與職業教育發展的關系、職業技能競賽與技能人才培養之間的關系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技能競賽是在大學職業適應文化和氛圍發展的背景下,以大學職業適應為空間,以學生和教師為參與主體,以專業技能練習為手段,以技能競賽項目為內容一種學習群體文化。職業技能競賽注重打破學科知識本位的評價標準,實施職業能力本位的評價與鑒定體系,強調的是對職業院校技能訓練和實踐教學成效的綜合考察。
技能競賽作為學校行為文化的主要形式,是推進職業適應文化建設的良好載體。技能競賽具有競爭性和實踐性,并為學生未來的職業指明了學習目標,不同工種、不同項目的技能競賽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和個人理想提供了多樣空間,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展。教會學生嚴格遵守技術規范和操作要領,磨煉敬業精神和職業素質。
技能競賽的文化內涵,能夠為高職院校營造一種健康、競爭和拼搏的校園文化,這將直接有助于學生形成拼搏進取、樂觀自信、團結協作和奮發向上等道德品質,為將來走向生產、管理和服務崗位,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道德和精神的保障。
3 高職院校技能競賽與學生職業適應的意義
高職院校職業競賽對大學生職業適應力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通過有效地提高青年情感情緒的調節能力,學會巧妙處理人際關系,對影響大學生未來社會的適應力具有直接作用。
3.1技能競賽使學生深刻體會遵守紀律和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性
職業技能競賽是高職院校精神、形象、秩序和環境的集中體現,職業技能競賽都有其特定的規則,比賽通過規則的約束使大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進而體現技能競賽的專業性和競技性。在這種“規則效應”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大學生學會服從紀律和職業道德規范,通過不斷的自我約束,在公平的規則下與他人競爭,在遵守社會規則中修正自己,從而也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保障。
3.2技能競賽拓寬人際交往空間,促進學生社會角色適應,推進團隊合作進程
技能競賽促進社會角色的體驗。大多數職業適應活動是在群體中展開的,同學們通過參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場合的職業競賽活動,使他們在實踐中學會了如何協調和處理各方面的人際關系,為步入社會奠定重要的心理基礎。技能競賽通過學生與學生、學校與學校之間職業技能的比拼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協作等能力,同時,在技能競賽也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和職業人文素質,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理想,進而不斷地加速其職業適應的進程。
3.3技能競賽培養學生敢于拼搏的精神,增強抵他們抵抗挫折的能力
競賽的意義在于挑戰、征服,不論是征服自我,或者是征服對手都不可能有永遠的勝算。大學生活動中的結果對于參與者來說都是一種人生體驗,在得與失之間學會辯證思考,不斷地促進心理的自我調節,以愉快樂觀的情緒對待生活。通過各級職業技能競賽,發揮出典型和榜樣的作用,并調動廣大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積極性,進一步強化職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就業、謀業、創業能力。
技能競賽有助于高職院校大學生理解和感受社會行為規范,提供更多承擔社會角色的機會,從而促進個體社會化,推進學校全面、健康、有序發展。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與發展實踐中,發揮高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的教育價值,將有利于高職教育方向引領和高級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教育功能,為實現大學生社會化的有機過渡起著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史文生.論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的功能及其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0(33).
[2]盧兵.創新技能競賽管理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J].中國高等教育,2011(17).
[3]蔣建峰,蔣建鋒.技能競賽對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29).
【作者簡介】
齊瑩(1972-),女,吉林四平人,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