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面在意大利至少有500種形狀,而且什么樣的意大利面形狀搭配什么醬汁也非常講究。Pasta只是意式面條的統稱,而各種意粉等各種形狀的意面,還有不同的名字。
每年,一個意大利人要吃掉45公斤意大利面,有的說這是一個意大利家庭一年消耗的意大利面。無論如何,這個數字聽起來都不少。但很少有外國人會知道,批量工業化生產的便宜意大利面條和格拉尼亞諾(Gragnano)小鎮生產的意大利面有很大的不同。格拉尼亞諾是那不勒斯省的一個市鎮,被譽為干意大利面的故鄉,因為優質的泉水和適宜的氣候,出產世界最高品質的干意面。
格拉尼亞諾坐落在Monti Lattari山腳下,在阿馬爾菲海灣和索倫托海灣之間。小鎮上有一個意面小生產者的同盟,叫做Cooperativa di Pasta Gragnano,他們遵循幾個世紀的工藝,有著最老道的工匠,生產著世界上最好的干意面。
說到小鎮的意面歷史,早在18世紀中期,這里有已經有300多家意面生產者。干意面由優質硬小麥(杜蘭小麥)粉和低鈣化純凈水,這種純凈水來自Pendolo群山中Valle dei Mulini山谷中的30口水井中。
格拉尼亞諾小鎮如今供應這意大利國內百分之十的意大利面,這里的意面上都有IGP(Indicazione Geografica Protetta)的認證標志,這個標志就相當于葡萄酒的DOC認證,而格拉尼亞諾意面是全世界唯一有這個官方認證的意大利面。IGP的標準是相當嚴格的,銅質磨具和意大利硬質小麥以及水源都是有嚴格要求的,而有經驗的廚師,只要那期意面聞一聞,就知道它們是不是產自格拉尼亞諾。
意大利民眾對意大利面情有獨鐘,最早始于羅馬時代,當時在意大利半島盛產杜蘭小麥,自然也讓它成為意大利人的主食。二戰時期,意大利面因為能充饑而迅速變為平民美食。在近十年來,意大利面在國內的銷量已經大不如前,因為意大利人,尤其是女性,試意大利面為肥胖的元兇,而不敢多吃。而在異國,這股風潮卻越來越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