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泰晤士河南岸的褐黃磚造建筑群中的白色小樓是設計界的互動平臺,也是創意風潮的展示場所—倫敦設計博物館。這個原來的香蕉儲藏倉庫從1989年開始轉變為設計博物館,Design of the Year最佳設計也是每年必有的展覽,今年是第七次舉辦。
每年,最前沿前鋒的建筑、數碼、時尚、家居、平面、產品以及交通設計和創新理念都會在在這里呈現。今年的亮點有凱特·摩斯最喜歡的app,尼日利亞一處瀉湖上的漂浮學校,“友好型”燈柱等等,除了設計名家的作品還有基金項目的學生作品。
展覽的展期為3月26日至8月22日,除了日常展覽,在4月29日、6月16日和23日、7月15日晚間8點鐘分別舉辦Design Night: Crowd Design,Future Visions: Investing in Architectural Capital,Thinking Through Design和Design Futures: Material Innovation的活動。
看倫敦的成長
新倫敦建筑(NLA)“發展中的城市”展從4月3日起開始在倫敦建筑中心舉辦,主題是倫敦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倫敦如今有230座20層以上的高樓,待未完成的高樓建設完成,倫敦的天際線、街道和公共空間則是前所未有的壯觀。
這次展覽是基于NLA關于倫敦市高層建筑的研究,通過圖片、模型和互動演示告訴人們建筑的發展對于首都城市的影響,直觀的展示這種發展在哪里產生,緣何而起,高層建筑的決策權和城市規劃如何應對等。展覽活動一直持續到6月12日,可免費參觀。
設計者米蘭朝圣
4月8日到13日在米蘭舉辦的Salone del Mobile吸引了無數家居設計朝圣者。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設計盛世,也宣布著新一季設計風潮的開始。本屆展覽場所遍及城市各處,從布雷拉公寓到城市中心的5vie 藝術設計中心,從Ventura Lambrate藝術區后工業時代的倉庫到Rho的展廳,上演25個世界頂級家居藝術展覽聚集的大戲劇。
在Salone舉辦前夕,米蘭還舉辦了城市一年一度的當代和現代藝術展,這是自從去年恢復此項展覽的第二屆。本年度的藝術展名為“The Spring Awakening”,展廳布置了12個巨型裝置,年代從1970到現在,材料中加入玻璃、骨頭、書和煤等元素,展示不同的空間,而Salone展做了很好的開場預熱。
東大門有了設計公園
首爾對東大門市場進行了大變身,這里再也不僅僅是一個賣衣服飾品的簡單地方了。一個來自“星星”的建筑—東大門設計公園經過5年的精心打造,于日前正式對外開放。設計公園由著名英國建筑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總占地面積有8.6萬平方米,地下三層地上四層,內設藝術廳、展覽館、設計實驗室、圖書館、創意市場和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
歷史文化公園部分最先開放,如今開放的是設計展覽的主建筑,接下來它將履行自己的新職責,先舉辦首爾時裝周,以及建筑師扎哈·哈迪德作品設計展,這項展覽一直延續到5月底,為了解這位英國建筑大師的作品和設計打開了窗口。
蛇形藝廊今年的臨時建筑屬于Smiljan Radic
倫敦海德公園蛇形藝廊自2000年開始每年都會邀請一位建筑師在戶外區搭建一座臨時建筑(Pavilion),這也成了倫敦每年文化日歷一個重要事件。今年,這項任務落在了智利建筑師Smiljan Radic 的肩上。這是蛇形藝廊迎來的第14個建筑師,而且根據一貫的傳統,建筑師在英國國內沒有任何設計作品。
Smiljan Radic設計的臨時建筑將在6月于海德公園西側相連的肯辛頓花園揭開面紗,至此建筑師的名字將加入一串著名建筑師名單之列。Smiljan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智利本國,他將早年間就關注的半透明圓筒狀元素注入這次的臨時建筑中,設計了一個350平米貝殼狀、弧形屋頂且搭建在巨石上的建筑。
紐約天際線迎來新成員
紐約曼哈頓西區的哈德森園區(Hudson Yards)被認為是美國自洛克菲勒中心建成以來最能與之匹敵的地產項目。該項目與紐約著名的賈維茨會展中心隔街相望,面積接近半個中央公園,是曼哈頓最后一片大型開發用地,包括100個商業單元,5000處住所,14英畝的開放式公共空間,一所規模較大的學校和豪華飯店。
第一波住宅項目將在2015年完成,這其中包括西半球最高的住宅大樓Park Avenue Tower。另外,一座411米的大樓將在今年夏天破土動工。Tower Verre是哈德森園區最新加入的項目,計劃2019年動工,惠特尼博物館和地標建筑One World Trade Center將有望在今年底開幕。備受期待的文化倉(Cultural Shed)項目有天橋、展覽空間、工作室和一個巨大頂棚,專門為舉辦時裝秀而設計,有望在2017年得見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