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綠,名稱起源于古波斯語,意為“綠色之石”,被古希臘人稱作“發光的寶石”,后來演化成拉丁語,16世紀,她有了今天的英文名稱:“Emerald”。幾個世紀以來,哥倫比亞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優質祖母綠供應地,每年數以千萬美元計的祖母綠被運往各國,幾乎壟斷了國際市場,產量占全球綠寶石產量的90%,全國礦床有百十來個,其中最著名的就屬Muzo。全球人民估計都有一個“通病”,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格林童話里那樣的故事:男主人公歷盡艱辛,最終和女主人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雖然我們閉著眼睛都能猜出故事的結局,但是大家還是對這樣的故事樂此不疲地一遍遍傳誦。同樣,哥倫比亞也不能免俗的有一個這樣的傳說:從前Muzo有個保護神名叫阿萊,他是土地的創造者,也是Muzo人的締造者。一天,阿萊來到圣河卡拉雷,用泥捏了兩個偶人,女孩取名富拉,男孩取名特納。阿萊把偶人放進河里,清澈的河水賦予這兩個偶人生命。他們就是最早的Muzo人。日子在平靜中度過。富拉和特納幸福地生活,繁衍后代,他們創造了Muzo的繁榮。有一天,一個叫薩爾比的異族青年為尋找奇花來到Muzo并與富拉墜入愛河。痛苦不堪的特納最終決定要和富拉同歸于盡。他削尖木棍用力刺穿自己的胸膛,同時也刺向富拉。富拉悔恨地哭喊著,她的眼淚在陽光下變成一座座綠寶石山,從此這里的綠寶石也被稱作“女神的眼淚”,這就是Muzo綠寶石的由來。
由于人們對綠寶石的熱愛,哥倫比亞的首都波哥大老城區Avenida Jimenez綠寶石大街總是熙熙攘攘。在這條大街上,幾乎可以遇到膚色各異的各國人種。每天十點鐘,交易就會準時開始。頭戴巴拿馬草帽的小販向路人兜售裸石,簡樸的珠寶店也大開大門招攬生意。到處都可以聽到叫賣聲和討價還價的聲音。不要小看這不甚高端的珠寶售賣,這千余米的大街每年靠這樣的叫賣就可以獲取10億美元的交易額。在這條大街上,云集了大大小小上百家首飾店和手工作坊,匯聚了世界上最好的打造綠寶石首飾的工匠。如果你買到的不是成品首飾的而只是寶石的話,在寶石大街上就可以找這些寶石工匠加工,當然你也可以自己畫設計圖,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綠寶石首飾。首先,工匠要用吸鐵石吸去碎金里的鐵屑,然后把金熔化成金條,直到拉成滿意的造型。接著要制坯。如果是一般的首飾,徒弟們通常都使用蠟模,如果是新款式,老工匠必須親自做坯。剛剛做好的首飾坯呈鐵紅色,冷卻后,再用手工鑲嵌寶石。在鑲嵌過程中,寶石不能再加高溫,否則寶石中間會出現裂縫。鑲好寶石的首飾還要放到一種藥水里浸泡才能光亮無比。最后,工匠將首飾放在清水里浸泡,目的是祛除上面殘留的化學制劑。
不要試圖尋找一件完美的綠寶石。真正的綠寶石會含有一些瑕疵和一些紋路。如果你買到了及其透明和純凈的綠寶石,那么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假貨了。因為寶石的包衣上不可能非常純凈,只有人造的才像玻璃一樣非常透明。但是有的真貨看起來也比較純凈,究其原因是當地商人想讓寶石好看一些,會在寶石的表層涂上一層釉色,只要在購買時用酒精擦拭一下就可辨其真偽。鑒別寶石的好壞一是看顏色,綠中帶點藍色,偏藍的是好一些的,如果是綠色中帶一點灰,就差一些。另外,就是看透明度,如果是非常透明,非常晶瑩的,就是比較好的。如果里面的瑕疵太多,或者是比較暗,沒有光澤那就差一些。再一個就是大小,當然大的更值錢。一般來講,兩克拉以上都是比較好的,比較昴貴,5克拉以上就是非常罕見的了。好的綠寶石要比鉆石貴10倍,成色最好的未經加工的綠寶石在當地約值8萬美元一顆,成色一般的也要1000~6000美元。當然購買綠寶石時,不要忘記讓店家出具有信用聲望的寶石學院鑒定報告。關于鑒定報告也很有趣,因為寶石的品級不同、價格不同,所以證書的等級不同、大小也不同,所以當你拿到一張只有名片大小的證書時,千萬不要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