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四中全會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主題聚焦“依法治國”,是首次以此為主題的中央全會,因為“依法治國”的主題,四中全會舉世矚目,萬眾期待。每次黨的會議都會給各個領域帶來改革紅利及相關影響,那么,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四中全會有哪些投融資領域的相關政策?對于投資者又有哪些風向標?
土地流轉制度改革
隨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市場對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政策的深化預期進一步升溫。在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和農墾改革文件起草工作的推進鋪墊之下,土地流轉制度改革預期提升,已經成為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熱點之一。
擁有大量土地資源的企業將受益。具體來看,農資、農具生產及服務類公司將獲得很明顯的利好。對擁有大量農地的公司而言,意味著巨量的土地資源可以通過出讓、抵押、租賃等方式融得資金,可以獲取土地的增值收益。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司法體制改革作為重中之重。
可以從兩條線來挖掘這一確定性大主題的機會:1.司法環節的偵查、監控、輿情監測、取證和審判訴訟等;2.執法環節的測謊、監獄管理和武裝設備等。例如立法環節的管理系統,司法環節的信息處理和執法工具,執法環節的證據處理和執法工具等,與這些行業有關的公司將會有較大的發展。
軍工改革
近期中央層面對科研體制改革和軍事創新的重視度上升,多個部門對軍工集團的科研院所改革進行密集調研,加上兵器集團、電子科技集團、中航工業集團、航天科技集團等的積極表態,軍工板塊近期熱度再起。
此外,還有包括軍品定價機制的改革、航空發動機專項及近期發改委、財政部計劃的北斗導航重大專項、通用航空領域的政策出臺等催化劑。隨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在軍工行業改制提速和戰略安全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軍工行業正面臨歷史發展機遇。
投融資市場呼吁法律監管
十八屆四中全會對法治建設的部署,盡管屬于政治體制改革范疇,卻也與經濟改革和投融資事業息息相關。
對于目前的投融資市場而言,現在資本市場缺乏對于法律的信仰和敬畏,要激活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必須先激活其投資功能,而要激活投資功能,必須弘揚法治文化,激發全市場對于法治的信仰和敬畏。內幕交易、卷款跑路、利用法律漏洞、置法律于不顧,實際上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最大包袱。資本市場應當是法治釋放改革紅利的第一塊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