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閉幕,會議期間,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下稱簡稱宣言)。中紀委官員稱此舉“搭建了最大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平臺”。
今年7月起,公安部部署了代號為“獵狐2014”的行動,開展為期半年的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
分析認為,宣言無疑使“獵狐行動”更加順利,將使境外追逃取得新進展。
記者盤點發現,31省份中,多數開展代號“獵狐”的境外追逃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有過半省份在專項行動中取得成績。
江蘇省公安廳刑偵局調研員馬玉生曾介紹,“境外追逃江蘇行動”鎖定的151名潛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已抓獲歸案并押解回江蘇的有51人。據不完全統計,為全國“獵狐”人數最多。
6年抓回730余名在逃嫌疑人
“獵狐行動”,是將帶著非法所得移居海外的腐敗官員或其家人等經濟犯罪嫌疑人遣返回國的專項行動。
公安部通報,截至10月29日,我國已從40余個國家和地區緝捕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180名,其中涉案金額千萬元以上的44名,緝捕數超過去年全年總數。
據此,自2008年以來,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先后從54個國家和地區抓回經濟犯罪嫌疑人730余人。
據公安部經偵局緝捕行動隊隊長文小華介紹,為了確保緝捕的高效,他們制定了“四套戰術”,即情報導捕、主動出擊、以我為主、拓寬渠道。“之前的做法是在世界范圍內發出紅色通報,等待各國反饋。現在,我們變‘被動等靠’為‘主動出擊’,派出工作組與他國警方共同戰斗。”
由此帶來的結果便是:50天抓獲71名、80天抓獲128名、100天抓獲180名。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派出的40余個境外緝捕組無一失手。
進展 APEC助力,為“獵狐”提供制度保障
抓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長途跋涉帶來的身體疲憊,國際警務合作機制的搭建、國家法律規定之間的銜接、他國風俗習慣的尊重、語言交流的順暢等問題都需要充分考慮。
據介紹,“獵狐2014”專項行動辦公室已經會同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將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信息分別通報相關國家和地區執法部門,并列入“特別名單”。
有媒體報道稱,國家領導人在APEC會議期間會見加拿大總理哈珀時指出,中國正在加大反腐敗斗爭,中加雙方應該在包括追逃追贓等問題的執法領域加強合作。哈珀表示,加拿大無意收留逃犯,愿意在遣返方面同中方開展合作。
據了解,加拿大被視為中國腐敗官員的“避難所”之一,他們曾設法將非法錢財轉為房地產和銀行存款等合法資產。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稱,在中方的推動下,今年APEC加大反腐敗合作力度,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成立APEC反腐執法合作網絡,在亞太加大追逃追贓等合作,攜手打擊跨境腐敗行為。此舉與今年7月起中國發起的“獵狐行動”遙相呼應,為海外追逃提供了又一制度保障。
分析認為,APEC助“獵狐行動”駛上快車道,讓貪腐分子無處可逃,尤其是在《北京反腐敗宣言》通過之后,中國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在引渡條約、司法協助、反洗錢等領域的談判將會加速。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追逃追贓離不開國際社會的支持,特別是外逃貪官所在國的支持,此次《宣言》有利于將‘獵狐’成果制度化。”
多地“獵狐”各有高招
福建: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強調“七個強化” 從12個國家和地區緝捕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18名。
重慶:成立工作組;對追逃實行包干負責制抓獲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4名。
四川:派出國際行動組接收兩名投案自首逃犯并押解回國。
遼寧:堅持“1人1檔”動態管控抓獲境外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2名。并協助海南警方抓獲境外逃犯1名。
黑龍江:派出代表團赴俄工作會晤將潛逃比利時的逃犯白某抓獲歸案。
山西:派出工作組赴柬埔寨,兩名B級逃犯境外落網。
寧夏:內外協同追逃將遠在非洲的嫌犯抓獲歸案。
陜西:專項追逃抓捕行動3年多來抓獲、勸返8人。
河南:分別制定相應工作措施,已抓捕境外逃犯13人。
新疆:協同行動將逃往土耳其的經濟犯罪嫌疑人勸返。
廣東: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已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9名,協助外省警方抓獲3人。
安徽:跨國行動從泰國押回3名逃犯。
天津:“1人1組、1人1檔、1人1方案”工作法抓獲5名境外在逃嫌犯。
江蘇:成立領導小組“1人1策”從美國、英國、越南等國抓獲外逃犯罪嫌疑人51人。
浙江:推出的《境外逃犯工作清單》制度,抓獲逃往境外的經濟犯罪嫌疑人胡某。
上海:設立專項行動辦公室,從14個國家和地區緝捕和勸返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22名。
各地成立工作組,建立“狐貍信息庫”
據介紹,在公安部“獵狐2014”行動中,全國各地各警種健全協作機制,密切配合,形成簡便快捷的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浙江推出的《境外逃犯工作清單》制度,在行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福建“七個強化”全力推動“獵狐2014”取得新突破;重慶市成立工作組對轄區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實行包干負責制、云南通過與檢察機關建立溝通機制,落實倒逼責任制,使一大批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快速落網。
廣東要求各級檢察院建立在逃人員信息庫,及時推出網上追逃措施,集中突破一批潛逃案件,給潛逃分子以強大震懾。
10月30日,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副部長劉金國表示,公安部將迅速組織開展督導工作,到重點省份實地督導。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充分運用四部門聯合通告,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把規勸工作真正做細做透。同時,要對各地追逃戰果進行考核,嚴格兌現獎懲。對控逃防逃不力的,要倒查責任。對為犯罪嫌疑人辦理假身份證、假護照的,堅決追究法律責任。
過半省份“獵狐”已出戰果
在盤點中發現,有超過一半的省份在相關專項行動中取得成績。
上海警方近日披露,“獵狐行動”100天來,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從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日本、菲律賓及我國香港、臺灣等14個國家和地區緝捕和勸返在逃經濟犯罪嫌疑人22名,列全國第三。
公安部7月22日電視電話會議后,福建省公安廳迅速成立“獵狐2014”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截至目前,已先后從12個國家和地區緝捕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18名。
目前,河南省公安部門介紹,今年“獵狐”行動已抓捕境外逃犯13人;重慶市已抓獲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4名;山西省也有兩名B級逃犯境外落網。
截至9月16日,廣東省警方已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9名,協助外省警方抓獲在逃人員3名,抓獲總人數名列全國各省前列。
反腐從國內擴展到海外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察局副局長劉冬曾介紹,很多出逃人員學歷不高語言不好,難以融入當地生活圈,就是有華人圈也不敢露面,有人還受到當地黑社會組織的敲詐。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北京反腐敗宣言》的通過,有望讓中國和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在內的APEC成員在引渡條約、司法協助、反洗錢等領域的談判加速。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志軍表示,一些外逃人員得以長期躲藏在美國、加拿大等地逍遙法外,是因為中國和這些國家要么沒有簽訂刑事司法協助條約,要么就是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司法存在偏見而難以落實,應該逐漸補齊國際反腐敗合作機制中的短板,借此理順相關機制。
“今年以來,在中紀委協調指揮下,所有涉及部門通力協作,規格和力度前所未有,既回應了百姓的訴求,也對貪官帶來巨大震懾。”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
觀察人士指出,這是中央密集反腐動作中的最新舉措,其用意十分明顯,意圖在痛打國內貪官的同時,亦要開抓已經外逃的“脫網之狐”,從而進一步形成反腐的合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