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瓊瑤在電視劇 《花非花霧非霧》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封給廣電總局領導的公開信,文章指出目前正在播出的由于正編劇并制作的電視劇《宮鎖連城》嚴重抄襲了她的《梅花烙》,一氣之下,已經病倒。據悉,瓊瑤分別從主線、支線、主情節等方面,指出了《宮鎖連城》的四大抄襲之處,似乎證據確鑿。既如此,瓊瑤為何不走法律渠道維權,而是選擇在微博發布公開信,向廣電總局“隔空喊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呢?說句玩笑話,這不是“信訪不信法”嗎?
其實,如果大家換個角度看的話,又不難理解瓊瑤的選擇。正如曾經打過大量版權官司的律師朱立新告訴記者,侵犯著作權屬于民事糾紛,認定特別麻煩,“若按照正常的申訴流程,一般到一審都需要6個月,此時《宮鎖連城》早已播完了”。一位資深制作人則坦言,這種情節構思上的類似很難被界定為抄襲,“把背景換掉,只扒人物關系,橋段來回拼貼,不做連續的拷貝。這樣的事在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經常發生,向好萊塢扒橋段。”
《宮鎖連城》究竟有沒有抄襲《梅花烙》,不僅很難下結論,而且細究起來也不現實。畢竟,作品雷同的現象在影視界比比皆是,還沒有什么標準能用來衡量誰抄襲了誰。面對瓊瑤和網友的質疑,當事人于正表示“絕對只是一次巧合和誤傷”。既然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說法,那我們就先將抄襲與否放在一邊吧。現在的問題是,就算沒有抄襲,《宮鎖連城》與《梅花烙》在主線、支線、主情節等方面如此的雷同,又有意思嗎?
作為電視劇創作者,必須時刻擁有創新意識,只有不斷推出原創性的作品,才能真正贏得市場。如果只圖省事、保險,跟在別人后面模仿,必然成為失去自我的反面典型。而觀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兩劇出現多處雷同,就算不被追究抄襲責任,也是不光彩和令人不齒的。從這一點來說,筆者認為瓊瑤的目的已經達到或基本達到了。摘自《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