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為什么會窮,人們總是覺得由于政府沒有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政府沒有幫助窮人、窮人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身體疾病、找不到高薪工作,所以自己才會成為窮人。但是,真相可能恰恰相反,你以為能讓你脫離貧窮的因素,反而是你變窮的根源。
政府越刺激經濟你越“窮” 在2007年環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超過5.5萬美元,但在2009年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值僅為5.4萬美元,2013年更跌至5.2萬美元左右。雖然美國政府大印鈔票扶持經濟,但美國民眾的收入卻下降了超過6%。
因為統計顯示,西方國家最頂端10%的家庭,卻能攫取政府扶持經濟增長中,約90%的收入增長,他們能獲得最大的收益,反而普通民眾卻是收入越來越少。
最低工資越高你就越“窮” 因為如果政府過于強調工人的權益,甚至不尊重市場規律,強制要求企業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給工人加薪,只會導致企業的經營成本加重,從而會導致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出口減少,影響盈利,造成企業縮小經營規模,或者轉往他國投資,就業人數下滑,最終受影響的還是窮人。
房子越升值你越“窮” 房價上漲,對于多數買房自住的人來說,只是紙上財富增加了,實際財富并沒有真正增加。但是,由于房價上漲容易給人一個幻覺,覺得自己有錢了,那么往往就會加大消費,導致積蓄減少,也容易利用已經增值的房產,加大抵押借貸行為,甚至直接炒房投資。一旦房價出現下跌,甚至是大跌,容易引發連鎖反應甚至是爆發金融危機,不少家庭就容易資不抵債,導致信用、財務危機,嚴重的將導致破產。
越發布統計數據越“窮” 近些年,無論是統計局的“人均年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有關人力資源機構的“平均工資”,只要一發布,網友瞬間發現自己“窮”了,紛紛質疑“被平均”。
你真的“窮”嗎?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老百姓普遍沒有覺得自己窮,因為身邊的鄰居、朋友和同事,甚至是領導,家里的情況都和自己差不多,一比之下,就沒有覺得自己窮了。所以,坦率說,你窮其實是由于你喜歡和人比較,所以你覺得你窮。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