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孕婦懷孕后,因擔心WiFi輻射,每晚休息前孕婦家人都要樓上樓下挨戶要求關閉WiFi,以免對腹中胎兒產生影響。醫生事后解釋稱,由無線路由器發射的WiFi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有一個特殊群體,對各種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場會產生過敏癥狀,也就是“電磁波過敏癥”患者。
對電磁波過敏嚴重會導致器官受損
電磁波過敏癥是指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而造成的神經質過敏癥狀,嚴重的會破壞人體免疫力甚至導致器官受損。所有電器都會產生電磁波,而電磁波輻射對人體是有害的。當我們每天暴露在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以及愈加頻繁的移動通信環境周圍時,卻又幾乎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這時它的危險性會倍增。然而,這種新型的疾病對很多人來說難以理解,有些患者因此與家人隔絕,甚至被當成是精神病患。
跟心理作用有關
早在2004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在捷克布拉格設置了一個實驗室,專門研究電磁波過敏癥問題。研究發現,沒有證據表明,電磁波過敏癥與接觸電磁場有關聯,因為就分辨電磁場的能力而言,那些自稱患有電磁波過敏癥的人與其他人沒有差別。研究報告指出,電磁波過敏癥的產生可能源于精神作用,或者因為相信有電磁波過敏癥的存在,從而產生心理暗示,進而產生心理壓力。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員也在2007年進行了類似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自稱患有電磁波過敏癥的人其實察覺不到電磁波的存在。由于缺乏確鑿科學依據,不少有關無線網絡有害人體健康的言論無法成立。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同,像電磁波過敏癥這樣的病癥根本不會存在。一些專家說,像電磁波過敏癥患者這樣的人可能同時患有心理疾病,或者是一種“反安慰劑效應”的表現,也就是說你覺得有些東西會讓你生病,結果你就真的生病了。盡管如此,世衛組織布拉格實驗室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對于某些人而言,電磁波過敏癥確實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困惑。摘自《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