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上下各大城市的大型建筑都日新月異,大型建筑工程逐漸增多,深基坑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從事深基坑工程建設多年,對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關鍵性問題進行探究,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發展;類型;關鍵性問題
1、引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飛速前進,目前全國的建筑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合理地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很多大型建筑物都會對地下室進行科學設計,為此我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隨之發展,受到了很多施工人員的青睞。
2、深基坑支護技術現狀與要求
2.1應用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發展迅速。相應地支護技術實踐與工程操作,大體上也形成了一個關于深基坑支護的不同地質、不同類型的、不同的地形條件的技術施工體系。當下在我國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中,運用的主要施工支護技術有:排樁支護技術、土釘墻支護技術、攪拌樁支護、柱列式灌注樁、地下連續墻和鋼板樁支護等多種支護方法。這幾種支護技術各有優劣,針對不同的施工條件選擇不同的支護技術。比如在十米或者五米以內的深基坑支護工程中最常用的就是攪拌樁或者土釘墻支護技術;基坑更深的話,十五米左右的基坑,在地質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也采用土釘墻支護技術。土釘墻支護技術與攪拌樁技術相比起來,后者更能有效地實現擋水與擋土的功能,前者土釘墻支護技術而是被廣泛地應用在一些地下水位較低的工程項目中。
3、工程案例
某商業大廈建筑工程,共需要建地上二十層,地下兩層,合計高度為七十八米的高層建筑。該工程的外圍形似長方形,長大約有68.5米,寬大致是40.2米,占地面積大概有275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過六萬平方米。該建筑的墻體設計為剪力墻結構,基礎部分有筏板和框架結構構成,兩層地下室的開挖深深度大約是7米,施工的地基為天然地基,地基土質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粉質粘土,建筑物的抗震一般,等級設計為丙級。根據本工程區域周圍的環境以及需要開挖的深度個工程的地質狀況,我們決定采用土釘墻支護技術進行支護施工。該工程的有效支護深度是4.75m,需要支護的斷面分為4層,坡度為1:0.1。
3.1選擇合適的支護技術
在該工程案例中,本人以及根據現場的施工情況以及工程地質等多方面的實際,決定采用土釘墻支護技術進行深層基坑支護。土釘墻支護技術通過就地加固土釘,并實現噴射混凝土面板與其的結合,兩者結合之后會形成一個重力擋墻,此擋墻可以有效地抵抗來自土層的壓力,確保開挖表面的穩定。土體與土釘的結合形成一個復合體,該復合體結構簡便,具有很高的柔性。在該工程中采用土釘墻支護技術可以節省工程造價,簡潔施工步驟,經濟快捷,另外還可以提高邊坡承受坡頂超載的能力,從而保證邊坡的整體穩定性,增強土體破壞延性,改變邊坡突然塌方性質,最終還是有利于施工安全。
3.2工程特點分析
由于該商業大廈地處城市的繁華地段,工程施工條件較為困難,材料以及施工機械的運輸都很艱難。該區域白天交通擁擠,一些工程材料職能依賴于夜里運輸,周圍的環境也限制施工的時間,總體來說該商業大廈的施工面積狹小,必備的建筑材料無法堆放,只能依靠二次運輸,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成本。工程區域粉質粘土的特點為:灰黃、灰色,可一軟塑,含鐵錳質斑點及少量腐植物,底部逐漸向淤泥過渡,層頂高程1.90~4.20m,層厚0.30~2.10m,局部分布,現將基坑深度范圍內該土層的基坑設計和施工所需的巖土數建議如下表1"所示。

表1""基坑支護巖土所需技術參數表
根據上述工程案例,在搞高層建筑中要想進行深基坑支護,在施工技術上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①首先要在實際工程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這些實際基礎比如建筑物的占地面積,建筑區域的地質狀況、基坑的邊緣距離等;②選擇合適于此的基坑支護技術,這是保證該工程施工安全的關鍵性措施;③保證支護基坑周圍的穩定性,還要確保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科學、合理地選擇基坑支護技術,可以有效地避免基坑周圍建筑物,地下管道以及道路的影響與危害。
3.3施工流程
該工程基坑支護的施工流程為:①測量放線→②基坑開挖→③土釘打孔與制作→④注漿→⑤掛網與布置泄水管→⑥噴混凝土的支護,具體的流程圖如下圖2所示:

圖1""土釘墻支護流程圖
3.4土釘墻支護技術的施工工藝
(1)測量放樣。土釘墻支護技術的施工工藝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測量與放樣。早在施工的準備階段就要根據圖紙的設計尺寸,實地測量基坑的上下口線,上口線的位置以及下口線的位置做好測量記號以及木樁的標志,可以用滑石粉在基坑之上劃線。
(2)基坑開挖。做好測量放樣之后,就要開始基坑的開挖。由于在夏季施工,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了下雨天,這也造成地表層的滯水和深層的滲水的現象,基坑內積累了大量的自由水,如果這些說不及時派出去難免會影響基坑的支護與開挖,還會給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場施工人員要極應對,必要的措施是可以在基坑的周圍、基坑內每隔三十米左右挖一條積水溝或者積水坑。要做到每一層的開挖都要與挖的積水溝或者積水坑相連接,連接成網,這樣的話就可以及時高效地將自由水排出基坑之內。
(3)土釘打孔、制作。緊接著進行的是土釘的打孔與制作的過程。打上釘孔,水平鉆機成孔,孔徑10mm,在使用土釘之前,要把土釘進行除銹、除油處理,并將土釘焊結實,注漿管要蘇子和土釘打入孔底。土釘焊接托架,焊接托架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土釘進入孔內的位置能居于孔的中間位置,增強注漿后的鋼筋以及砂漿的握緊力。
(4)注漿。在注漿的過程中,將其選用的水泥漿的水灰比控制在0.45~0.55左右,將水泥用量的百分之三左右的比例定位速凝劑的用量,壓力控制為0.2~0.4"MPa。在進行注漿的過程中,要保證注漿管的協調性,最好是一邊進行注漿一邊拉動注漿管,保證漿液順利地注入孔道之內。砂漿的拌和比例是適中,保證砂漿隨時攪拌隨時利用。在水泥漿初凝之前要一次性注入完成,當注漿的停留間隔超過三十分鐘時,不能再不清洗注漿管的情況下進行二次注漿,施工人員要仔細清理注漿管,以便在此注漿。
(5)掛網、布置泄水管。掛雙向鋼筋網,在注漿完成之后不能立即進行掛網工序,而要在注漿完成的四小時后進行掛網,保證鋼筋網與壁面的距離要保持在30毫米左右,此外還要將其與井字型鋼筋架焊接在一起或用22的鐵絲扎牢。本工程中泄水管的材料選擇的是長500-1000毫米,直徑50毫米外罩濾網的PVC管,將其在基坑支護面沿水平和豎直向預埋。PVC管道的口部周圍要用水泥漿封嚴,完成這些之后就可以及時地噴射混凝土面層。土釘與混凝土面層相連,土釘彎頭四周用一根長度為300mm的Φ14鋼筋與聯系筋焊接。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是一門具有很強綜合性與實踐性的施工項目。而且在當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深基坑支護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普遍,所以我們要用科學與發展的眼光看待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施工關鍵性問題。另外施工單位的決策者還要積極地學習、借鑒其他施工單位的成功案例的經驗,將工程設計要求與實際的施工條件緊密結合在一起考慮,選用安全可靠的深基坑支護結構,定期對深基坑支護人員進行培訓,只有這樣,才能逐步解決我國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中的關鍵性問題。
參考文獻:
[1]郭海燕,李勝林.深基坑開挖與支護的有限元模擬[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
[2]彭典華.淺談深基坑工程的支護技術[J].山西建筑,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