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通信網絡、辦公自動化、建筑設備監控、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安全防范、綜合布線、智能化集成和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等。
一、建筑智能化包含的內容:
(一)通信網絡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通信網絡有電話通信、衛星通信、無線信號覆蓋、衛星電視、有線電視、電視會議、背景音響及廣播等系統,使建筑物內語音、數據、圖像、視頻可靠的傳輸。
1.電話通信系統主要包括用戶交換設備、通信線路和用戶終端設備三大部分,為建筑物內各類人員提供通信服務。
2.電視會議系統有攝像機、麥克風、彩色顯示器、音箱、控制器,通信網絡組成。
3.有線電視系統由信號源裝置、前端設備、干線傳輸系統和用戶分配網絡組成,為用戶提供有線電視信號。
4.廣播音響系統有音源設備、聲源處理設備、擴音設備、放音設備和傳輸線纜等組成。為大樓內的各種場所營造所音環境,廣播各種信息和節目,同時兼作緊急廣播使用。
(二)、信息網絡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信息網絡系統包括計算機網絡設備、應用軟件、管理軟件及網絡安全等。借助于這一平臺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和信息的傳遞與處理,是辦公室自動化系統的主要信息通道,與外部互聯網連接,開展各項業務。
(三)、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管理間子系統和建筑子系統組成。是建筑物內部或建筑群之間的傳輸網絡,使建筑內部或建筑群之間的通信設備、信息交換設備,以及建設設備與物業管理設備的狀態信號彼此相連,傳輸語音、數據、圖像以及各類控制信號。
(四)、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由火災探測器、輸入模塊、報警控制器、聯動控制器和控制模塊等組成。主要功能為火災參數的檢測,火災信息的處理與自動報警,消防設備聯動與協調控制,消防系統的計算機管理等。
(五)、安全防范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建筑物的安全防范系統是為保障人身和財產的安全,運用計算機,電視監控及入侵報警等技術形成的綜合安全防范體系。
(1)、門禁系統(出入口管理系統)
(2)、入侵報警系統(周界防越報警系統)
(3)、電視監控系統
(4)、巡更系統
(5)、停車場自動管理系統
(六)、建筑設備自動監控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建筑設備自動監控系統主要由中央工作站計算機、外圍設備、現場控制器、現場輸入和輸出設備、相應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組成。對建筑物內空調通風、給水排水、變配電和照明等設備進行監控及自動化管理。使設備安全,可靠運行,提供節能及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1)、中央監控設備
中央監控設備由計算機和外圍設備(UPS、打印機、主控臺、顯示屏)等組成。
(2)、現場控制器
現場控制器,能獨立進行檢測與控制。控制的接口有模擬量輸入和數字量輸入,能接受來自傳感器等各類電器的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控制器的輸出有模擬量輸出和數字量輸出,通過各類執行器對建筑設備進行模擬控制或數字控制。
(3)、現場輸入設備
A、電量傳感器:常用的電量變送器有電壓、電流、頻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數變送器等。
B、非電量傳感器:有溫度、濕度、壓力、液位和流量傳感器等。
(4)、現場主要輸出裝置
A、電磁閥是利用電磁力帶動閥塞來控制管道中的液體流量。
B、電動調節閥由驅動器和閥體組成,將電信號轉換為閥門的開度。電動執行機構輸出方式有直行程、角行程和多轉式類型,分別同直線移動的調節閥。旋轉的蝶閥、多轉的調節閥等配合工作、
C、電動風門驅動器用來調節風門,以調節風管的風量和風壓。
(七)、辦公室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1、硬件:計算機、掃描機、打印機和繪圖機。
2、軟件: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測試軟件等。
(八)、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
1、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應在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等各分部工程完工開通的基礎上,實現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集成。
2、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以建筑設備自動監控系統為基礎,采用接口和協議的方式,把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等集成在
3、建筑設備自動監控系統還可以進一步與信息網絡系統、通信網絡系統進行系統集成。
4、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采用何種系統集成管理模式,要考慮建筑物使用單位的組織管理模式、建筑設備的控制方式、現場施工條件和設備安裝工藝等因素。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要求: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實施程序:
智能化需求調研→智能化方案設計與評審→招標文件的制定→工程承包商的確定→設備供應商的確定→施工圖深化設計→工程的實施及質量控制→工程檢測→管理人員培訓→工程驗收開通→投入運行。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實施要求
1、智能化系統的的深化設計應具有開放結構,協議和接口都應標準化。
2、工程施工前應做好工序交接,做好與建筑結構、建筑裝飾與裝修、建筑給排水、建筑電氣、采暖、通風與空調和電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確認。
(三)、消防施工實施要求:
1、消火栓系統
消火栓系統應根據系統分區情況進行水壓強度及嚴密性試驗。水壓強度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并在系統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各設置壓力表一塊,分別計量壓力變換情況。管道水壓試驗時環境溫度不易低于5度,當低于5度時,水壓試驗應采取防凍措施。
水壓強度試驗壓力,開始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的空氣排凈,并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30分鐘,目測管網應無泄漏和無變形,且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
水壓嚴密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壓力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小時,應無泄漏。
水壓試驗如果不合格,應重新更換不合格水管及接頭,重新進行整套系統試驗,消火栓、自動噴灑系統沖洗,以沖洗水碰白濾紙無污染為合格。
2、自動噴淋消防系統:
自動噴水系統采用鍍鋅鋼管,DN≥100mm的管道采用溝槽式連接,DN<100mm采用絲扣連接。通常設置閉式自動噴水消防系統,設置的部位有地下自動噴水系統采用消防噴淋泵與屋頂水箱聯合供水,屋頂水箱內設有氣壓穩壓設備。
3、立管安裝:
A、立管明裝:每層從上至下統一吊線安裝卡件,將預制好的立管按編號分層排開,順序安裝,對好調直時的印記,絲扣外露2至3扣,清除麻頭,校核預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確。外露絲扣和鍍鋅層破損處刷好防銹漆。支管甩口均加好臨時絲堵。
B、立管暗裝:豎井內立管安裝的卡件宜在管井口設置型鋼,上下統一吊線安裝卡件。安裝在墻內的立管應在結構施工中預留管槽,立管安裝后吊直找正,用卡件固定。支管的甩口應露明并加好,隨時絲
(四)管道試壓:
鋪設、暗裝、保溫的給水管道在隱蔽前做好單項水壓試驗。管道系統安裝完后進行綜合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時放凈空氣,充滿水后進行加壓,當壓力升到規定要求時停止加壓,進行檢查。
(五)火災探測報警系統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基本形式有區域報警系統、集中報警系統,控制中心報警系統。該系統能早期發現和通報火情,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撲滅火災,減少或避免火災損失,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
2、應設有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的部位:大中型電子計算機房;特殊貴重機器、儀表、儀器設備、貴重物品庫房;廣播、電信樓的重要機房;火災危險性的重要試驗室;圖書、文物珍藏室、重要的檔案、資料庫、棉、毛、絲、麻、化纖織物、煙卷庫房、體育館觀眾廳、百貨大樓、展覽館和高級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