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現代生活內容的多元化,企業員工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新事物、新知識、新問題不斷涌現,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適應這種變化,不斷創新員工思想教育的形式,豐富新的內容,以滿足企業員工思想要求,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直到理順員工情緒,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
一、教育內容要適應新的形勢,要有的放矢
1、要關注人的變化。要在廣大職工中強化市場意識教育,這是明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思想基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進入市場,企業員工的思想就要首先進入市場,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有的感到迷惑不解,有的彷徨觀望,有的無所適從。因此,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必須在全體員工中進行商品經濟、市場意識等常識的教育,使員工懂得商品經濟、價值規律、市場經濟等基本常識以及企業與市場的關系,企業走向市場觀念、競爭觀念、質量觀念和效益觀念,樹立起企業和員工面對進入市場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
2、要關注人的需要。企業的改革正在繼續深入進行,員工思想穩定與否,思想政治工作是關鍵。員工是否接受和奉行思想政治工作灌輸的道理,不僅取決于道理是否正確,而且還取決于其道理是否有利于自己,是否有用,即接受和奉行這些道理能否給自己帶來好處,包括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和職業保障,是否有助于自己理想目標的實現;是否能夠幫助自己排解心中的煩惱、憂愁、困惑等各種不良情緒,獲得心情愉悅的滿足;以及是否能從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和方法等等。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內容就要關注員工的這些需要,避免空洞說教和教育的盲目性。
3、要適應人的心理。重視人的心理感受是對人的一種尊重,更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基本要求。有時人們會對某些思想政治工作產生逆反心理,有時正面教育會產生負面效果,如有些正確的道理,先進典型的事跡,一旦被推向極端和無限拔高之后,就令人難以置信,即便相信也不愿意去踐行和仿效。有些思想上的要求是有條件的,如果忽略它的條件性,把特定情況下的特殊要求當作通常情況下一般要求,把對少數先進分子的要求當作對所有人的要求,把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事情作為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以及把提倡鼓勵的當作強制性的要求,把不提倡不鼓勵的便當作是一概反對禁止的等等,就會使本來正確的道理變得不近情理而使人難以接受。有些思想工作的出發點并不錯,道理也無不對,但是管理者采取居高臨下的態度,簡單粗暴的方式,訓斥壓服的口氣,甚至采用諷刺、挖苦、揭短等“精神虐待”的方法,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忽略員工的心理感受,還可能導致人們把下面宣揚的事當作笑話傳,把反對的事當作故事講,把“正理”當“歪理”。
4、要尊重人的差異。多樣化和差異性是人的思想的重要特征。有時我們會對些的員工的某些想法感到不可思議,可有這些想法的員工卻自覺順理成章,這種差異往往阻礙思想的溝通和交流,影響工作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便有一個換位思考也即包含著對人的差異性的理解和尊重。在人的多樣化思想中,即有原則是非的差異,也有非原則、無是非,可自由選擇的差異,即有覺悟高低,認識層次不同的差異,也有分不出層次,純屬于人性格特點或興趣愛好不同的差異。
二、形式上要隨機應變,要生動活潑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又是一種非強制性的說服教育和啟發引導工作,人們對道理接受和奉行的自覺程度,是檢驗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基本標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既要隨機應變,又要生動活潑,易于員工心理認同接受。通過豐富多彩的,生動活潑的形式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民主與法制,理想與前途等灌輸到員工的頭腦中去。理論的宣傳要寓于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之中。使人們在輕松愉快的感覺中接受真理,陶冶情操,升華思想。
1、對比教育。這種方法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它是激發人們自尊、自強、自愛、自豪的一劑良藥,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方法。因為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能明辨是非。在疏導教育中,我們應該善于運用對比教育,正確引導職工對事物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比較對照,使之自覺主動地檢查自己認識的正誤,獲得思想問題的解決。在對比教育中,“新舊對比”、“中外對比”、“今昔對比”、“正反對比”、“單項對比”、“綜合對比”等具體方法曾被思想政治工作者廣泛采用。當然,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老一套的做法上。現代生活提出的問題已賦予其新的內容和要求。要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來指導對比教育,使之既有縱向比較,也有橫向比較,從而激發人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對之孜孜追求的熱情,消除某些不現實的想法想法,增強腳踏實地去克服各種困難的信心。
2、談心教育。所謂談心,一個是“談”,一個是“心”,既要交談,又要交心。彼此所講的話,一定是相互之間的心里話,能被對方接受;要以平等的身份出現,建立心理上的親近感;要設法引導,使雙方認識逐漸統一,并在心理上產生共鳴。因此,談心除了真誠以外,還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策略性和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適應的特色。
3、預防教育。這是一種帶免疫性質的教育。這種教育的關鍵在于“防”。它有計劃地抓住帶有普遍性的思想問題進行事先招呼,事先誘導,事先警告,做到防患于未然。預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規章、制度甚至法律約束達到教育的目的。這種教育進行得好,往往見功于大量思想問題的減少,產生較久的綜合治理效應。由于預防教育一般不是直接針對已經產生的、具體的思想問題進行的,所以較容易被人接受,只要運用得當,形式生動,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4、養成教育。這種方法常常伴隨著預防教育進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責任之一,是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引導大家培養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風尚,創造美好的氛圍,使大家在一種具有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環境中受到陶冶,把思想境界提高到新的高度,從而減少產生思想問題的誘發因素。養成教育要長期、經常地進行,甚至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收到效果,因此,養成教育對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帶有根本性的教育方法。
5、說服教育。在利用說服教育基本方法的過程中,應該創造條件,讓員工暢所欲言把各種不同的想法、意見和心里話都講出來,通過正常的渲泄達到緩和矛盾的目的。讓各自意見充分加以表述,矛盾和問題不難解決。這是說服教育的方法和藝術。
三、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素質要求
1、要有責任心。在企業內部教育者的對象是廣大員工,面對他們,首先應當好“良師”,遲到“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還應成為廣大職工的“益友”,真心誠意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解決生活困難。教育者應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身教與言教相結合,這是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要善于溝通。要善于與員工進行溝通,善于學習各種科學知識,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嚴于律己,誠實守信,服務群眾,辦事公道。俗話說:“正人先正已”,用教育者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為員工群眾做出榜樣。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職工群眾,讓職工心服口服、心悅誠服。
3、要善于處理復雜的矛盾。在化解企業員工矛盾過程中,不能被復雜的問題所嚇倒,在企業內部有些矛盾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化解,而是經過較長時間的工作才能化解,要有足夠的耐心,向員工解疑釋或,就會得到員工的理解和信任,矛盾就可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