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財務管理問題,既是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是影響村級穩定和發展的重大問題。近年來,因村級財務管理混亂而引發的群眾集訪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通過開展基層村干部經濟責任的審計,發現當前村級財務管理問題突出,亟待加強。
一、村組級賬務存在的問題
(一)、“村賬鎮管”流于形式
村級目前實行財務報賬制度,由鎮農經服務中心為各村設立獨立帳套,為各村進行單獨核算。村級報賬不及時,鎮農經中心會計賬務處理記賬不及時、不規范、核算不準確,固定資產、應收應付款等沒有設置明細賬且管理不善,不能真實反映村級的資產、債權、債務,很多時候不能真實核算村年度收益。村報賬員和鎮記賬員不能做到定期對賬,鎮記賬員一般只登記往來款、固定資產等總賬,不登記相關明細,而且記賬口徑前后不一致,如:同樣是借款一會記借款一會記應付款。椐統計不少鎮往來款總賬和明細賬不相符,另外村購買固定資產鎮記成支出的現象多有發生。這樣造成賬賬不符、賬實不符。
(二)、資金、票據管理不規范
通過審計發現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招待費開支數額過大。村級零招待費規定在實際工作執行中難以得到落實,基本上村村都有招待費開支,有的比較多,隱性招待費難以遏制;白條開支現象普遍存在。村級財務支出中大多是以內部結算憑證或白條直接列支,甚至有的支出憑證后竟未附任何附件;發包收入、撥入款項存在坐收坐支、公款私存、擠占挪用;上級轉移支付辦公經費存在以虛假支出名義套取辦公經費情況,個別鎮違反規定變相或巧立名目領取獎金、補助、超標準發放浮動工資;會計手續不齊全,有的村財務原始憑證不規范,無經手人,無證明人,無事由,無審批人簽字等。
(三)、村財會人員業務水平低
當前,各村從事財務的報賬人員大都是村“兩委”指定的,沒有經過正式的業務培訓,缺乏財務知識,不懂財經紀律,無上崗資格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財務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一些村報賬員各自為陣,會計科目隨意設置,記帳方法不統一,賬賬不符、賬款不符、賬實不符、有賬無證、有證無賬現象較為普遍。有的村報賬員根本不懂會計賬務處理和財務管理知識,甚至有的村一年的帳務都未整理,對票據的日常保管也是雜亂無章,經常是“包包賬”、“捆捆賬”根本不設立檔案資料庫,賬薄設置不健全,除了一本流水賬外,無總賬、明細賬、往來賬、財產物資賬以及日記賬等,會計資料不齊全。
(四)、民主理財形同虛設
當前,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人員雖然經村民大會選舉產生,但由于大部分人員文化素質不高,法制觀念淡薄,責任意識不強,沒有認真履行權利和義務,使自主監督體系陷入空談。由于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造成村支書“一支筆”獨大,我行我素,村集體利益和村民利益很難得到保障。
(五)、村級財務公開不透明、不徹底
隨著村民參政議政意識的增強,財務公開越來越成為老百姓關注的焦點。關于村級財務公開,各級部門出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形式和監督等多方面作了嚴格規范。但由于村民與村委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村干部為維護自己的私己利益不被侵犯和發現,很少向村民公開和解釋財務狀況,而在僅有的溝通中也對村民含糊其辭。即使個別村對財務狀況進行公開,其在公開的內容方面存在著不具體的問題,對于基本建設等重大收入、支出項目沒有專項公布。據調查,有些村根本就不進行財務公開。
二、上述問題的存在,具體分析原因如下:
(一)、權責不明確,相關人員財務知識匱乏
村報賬員的業務水平低,很多人不懂賬,更談不上有關的財經法規,而且報賬員變動也較為頻繁,有的離任了不交賬,各人負責保管各人的一段,造成賬務不銜接、不真實。村報賬員認為只要自己手中的現金不錯,報給鎮里后至于鎮記賬員記什么科目,分類是否正確,余額是否按時結轉,能否真實反映該村的財務狀況,他們幾乎不過問。鎮記賬員由于和村里沒有利害關系,他們工資是由鎮里發,村里報賬不及時他們不去催,賬報不全甚至有漏報現象他們也不去追,工作不積極主動,就是記錯了他們認為也不用擔什么責任,對個人也沒什么影響。另外農經中心人員調動頻繁,很多時候此任不問上任的事,造成賬務不銜接甚至有丟失的現象。
(二)、村干部和報賬員法制觀念淡薄,違紀違規現象嚴重
很多時候收錢花錢都由村支書一個人經手,事后再把收支票據交給報賬員。報賬員礙于所謂的“情面”,把村支書交來的票整理后直接拿去報賬,出現“領導的要求”大于相關規定的情況,無任何監督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加上村干部和報賬員法制觀念淡薄,造成村級財務收支中違紀違規問題普遍存在。
三、加強村級賬務管理的建議:
上述問題的存在,已不能保證村級賬務的正確性、真實性、完整性。為確保農村集體資產的安全完整、債權債務的清晰明了,建議相關主管部門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強對基層村干部及財務人員的財務專業知識培訓,穩定財會人員隊伍,提高財會人員素質至關重要。
讓基層人員學會如何記賬、管賬,懂得什么是違紀、違法。要加強對代理機構財會人員和村級報賬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財務管理水平和賬務處理能力,增強他們對財經紀律財經法規的認識,提高村級財務管理能力。
(二)、切實做到村組賬務公開、透明,有效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進一步完善村級財務公開制度,首先要完善財務公開的內容,特別對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或民主理財小組要求公開的財務活動要專項公開,重點解釋。其次規范公開程序,確保財務公開的真實性。財務公開前應有民主理財小組參加,對全部財產、債權債務和有關賬目進行全面的核實。第三,確保村級財務公開的及時性。做到定期定時公開,對群眾關注的焦點及村民代表要求公開的專項內容要及時公開,真正讓老百姓參與財務公開全過程。通過財務公開,還村干部一個清白,給了老百姓一個明白,使村干部的威信得到提高,集體和群眾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
(三)、加強對基層經濟工作的指導與監督,重點加強對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的跟蹤管理,確保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鄉鎮財政、審計部門要定期組織財務專業人員對村級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對審計出來的問題,及時通報,督促整改。各級紀委,要加大對村級財務違紀違規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強監督檢查,保證村級資金發揮最大作用,促使村級財務管理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四)、加大對基層經濟問題的處罰力度,查處工作堅決不能流于形式,通過典型案例的處理對基層干部起到警示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