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項目施工涉及環節多、難度大,并且設計圖紙、施工條件、市場價格等因素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工程的實際價格,因此這一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最為復雜。本文結合工程造價管理的相關理論,提出了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的動態措施,旨在為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施工階段;工程造價;動態控制
前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工程項目造價控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項目的施工階段。一方面是由于內外環境的影響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工程的復雜程度,信息不對稱也給這一階段帶來了新的困難。加上建設項目實施階段是業主和承包商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業主和承包商工程造價管理的中心,各類工程造價從業人員的主要造價工作就集中于施工階段,所以這一階段是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理論和方法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1施工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
1.1工程變更與合同價調整
工程變更主要是由于實際施工情況與招投標時的工程情況發生變化所引起的變化。其中設計變更是工程變更的主要形式。由于設計變更將會導致原預算書中某項工程量的增多或減少,所有相關的原合同文件要進行全面的審查和修改,因此合同價要進行調整,從而引起工程造價的增加或減少。
1.2材料代用
所謂材料代用,是指設計圖中所采用的某種材料規格、型號或品牌不能適應工程質量要求,或難以訂貨采購,或沒有庫存,一時很難訂貨,工藝上又不允許等待,經施工單位提出、設計單位同意用相近材料代用,并簽發《代用材料通知單》。材料代用可以引起材料用量或價格的增減,顯然材料代換也會影響工程造價[1]。
1.3人力及材料、機械設備等資源的市場供求規律
供求規律是商品供給和需求的變化規律。供求規律要求社會總勞動應按社會需求分配于國民經濟的各部門,如果這一規律不能實現,就會產生供求不平衡,從而影響價格,進而會影響工程造價。
2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動態控制
動態控制貫穿于整個監理過程中,與工程項目的動態性相一致。工程在不同的階段進行,控制就要在不同的階段開展;工程在不同的空間展開,控制就要針對不同的空間來實施;計劃伴隨著工程的變化而調整,控制就要不斷地適應計劃的調整;隨著工程的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控制者就要不斷地改變控制措施。監理工程只有把握工程項目的動態性,才能做好目標的動態控制工作。
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是通過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和招投標階段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設規劃在達到預先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其投資預算數也達到了最優的程度,這個最優程度的預算數能否變成現實,要看工程建設施工階段造價的管理工作做得好壞。做好該項管理工作,就能有效地利用投入建設工程的人力、物力、財力,以盡量少的勞動和物質消耗,取得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的措施
3.1施工階段造價控制
眾所周知,建設項目的投資主要發生在施工階段,在這一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等,是建設項目費用消耗最多的時期,浪費投資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精心地組織施工,挖掘各方面的潛力,節約資源消耗,仍可以收到節約投資的明顯效果。對施工階段的投資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僅僅靠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是不夠的,應從組織、經濟、技術、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投資。
a)組織措施:主要是指對項目工程的管理層對施工人員進行投資控制,通過任務分解和職能的分工,合理進行投資控制。此外還有要詳盡的工作流程圖及完善的投資控制工作幾乎。
b)經濟措施: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確定、分解投資控制目標。對工程項目造價目標進行風險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對策;進行工程計量;復核工程付款賬單,簽發付款證書;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投資跟蹤控制,定期地進行投資實際支出值與計劃目標值的比較,發現偏差,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糾偏措施;協商確定工程變更價款,審核竣工結算;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投資支出做好分析與預測,經常或定期向建設單位提交項目投資控制及其存在問題的報告。
c)技術措施:對設計變更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嚴格控制設計變更;繼續尋找通過設計挖掘節約投資的可能性審核承包商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對主要施工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2]。
d)合同措施:主要是指做好項目工程全城施工記錄,并保存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圖紙,建立檔案資料,尤其是對有施工變更的圖紙的保存,不斷的積累素材和經驗,為正確處理可能發生的索賠提供依據,參與處理索賠事宜;參與合同修改、補充工作,著重考慮它對投資控制的影響。
3.2做好資金計劃的編制
(1)按項目劃分鳊制資金使用計劃
一個建設項目往往由多個單項工程組成,每個單項工程還可能由多個單位工程組成,而每個單位工程總是由若干個分部分項工程組成。按項目劃分對資金的使用進行合理分配時,首先必須對工程項目進行合理劃分,劃分的粗細程度根據實際需要而定。在實際工作中,總造價目標按項目分解只能分到單項工程或單位工程,否則難以保證分目標的可靠性。對各單位工程的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在施工階段可分解到分部分項工程。
一般來說,將造價目標分解到各單項工程和單位工程是比較容易辦到的,結果也是比較合理可靠的。按這種方式分解時,不僅要分解建筑工程費用,而且要分解安裝工程、設備購置及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這樣的分解,有助于檢查各項具體的造價支出對象是否明確和落實,并可從數字上校核分解的結果有無錯誤。
(2)按時間進度編制的資金使用計劃
編制按時間進度的資金使用計劃,通常可利用控制項目進度的網絡圖進一步擴充而得。即在建立網絡圖時,一方面確定完成某項施工活動所花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要確定完成這一工作的合適的支出預算。同時在編制網絡計劃時要考慮時間控制對項目劃分的要求,又要考慮確定支出預算對項目劃分的要求。
利用確定的網絡計劃便可計算各項活動的最早及最遲開工時間,獲得項目進度計劃的甘特圖。在甘特圖的基礎上便可編制按時間進度劃分的造價支出預算,進而繪制時間一造價累積曲線(S形曲線)如圖1所示。
圖1時間-造價累積曲線(S形曲線)
3.3工程變更的控制
工程變更可能來自于許多方面,或業主的原因、或監理工程師的原因、或承包方的原因,為有效控制造價,不論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變更,均應由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變更指令。工程變更包括設計變更、進度計劃變更、施工條件變更,也包括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新增項目”,即原招標文件和工程量清單中沒有包括的工程項目。承包商對這些新增工程,也必須按監理工程師的指令組織施工,工期與單價由監理工程師與承包方協商確定。
由監理工程師簽發的工程變更指令,除非在特別緊急情況下或有生命危險的項目,一般工程變更指令應由監理工程師和承包人共同簽字認可,并確定變更工程的單價和工程延長期限。
4結語
由于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是一個更富于運動、變化的過程,因此需要進行動態控制。縱觀施工階段工程造價來看,內容較多復雜,工序較為繁多,做好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是保障項目工程效益實現的基礎。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手段也必將不斷加強,我們相信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也必將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邵良杉,王志強:動態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J].建筑經濟,2011(6):664-667.
【2】姜樂澤:施工企業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方法與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2011
【3】烏明麗:建筑工程實施階段成本預測和控制[D].贛州:江西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