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經濟管理是各投資主體和施工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公路企業是國家基本建設工程的主要施行者,其工程經濟審計的真實有效性不僅影響著公路企業的發展,也影響著國家基本建設的推進,但是現階段公路企業經濟審計失真的現象比較嚴重,給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擾,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分析了公路經濟審計失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公路企業;經濟審計;失真;措施
建筑施工單位內部經濟審計是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經濟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公路企業內部經濟審計主要是通過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控制和管理過程的有效性,以實現企業經濟活動的價值。現階段公路企業內部經濟審計失真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公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需要從公路行業自身的特點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并分析公路經濟審計失真的主要原因,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其審計失真現象的再次發生,推動公路企業的持續發展,促進我國基本建設的不斷進步。
一、公路經濟審計的現狀
(一)工程施工審計的相關制度還不健全
我國《審計法》及《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對于內部審計工作雖然有原則性的規定,但具體到施工企業而言還沒有制定和執行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審計工作的明細性規范性文件。
(二)工程項目本身的復雜性導致審計效率和效果受影響
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工期長,工藝復雜,審計時間有限,容易遺漏重大線索。
(三)審計力量薄弱,工作方式單一
目前工程企業大部分為財務人員轉行,知識結構單一,審計內容面窄,故審計模式仍以財務審計為主,工作方式單一,滿足不了企業多元化管理需要。
二、公路經濟審計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公路企業內部經營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經濟審計的不對稱
由于公路企業審計對象為其內部經濟,所以公路企業內部經營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常常發生信息不對稱的矛盾,再加上公路企業經濟審計的外部性特征比較突出,資產負債表確認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較低,管理當局籍此操縱收益,根據不同意圖,有的為完成利潤目標、承包指標,有的為更充分的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可能會多計收入,有的為以豐補歉,留有余地等而少計收入,待工程決算后再沖回或再計收入,人為操縱損益。很多負責公路企業經濟審計或者報表編制的人員為了謀取私利,在自己的工作權限內弄虛作假,偽造會計數字,催發了經濟審計失真的現象,所以公路企業經濟審計的內外矛盾以及較強的外部性特征都是導致其審計失真的根源,而且這種因素在公路企業中根深蒂固,很難對其進行徹底拔除。企業面臨借貸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人事風險、經營風險等,但審計未從這個角度,對財務風險、工程項目掛靠等風險、稅收風險等在審計中忽略,未能體現風險導向。
(二)公路企業會計內部機制的不合理
根據我國公路企業的實際情況,企業內部會計徇私舞弊導致審計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一系列企業的自身問題,公路企業會計機構的設置不合理,在企業內部中,制度執行不嚴格,而企業外部的監督也是如同虛設,使得制度根本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由于其會計機構屬于自行設置,與其有關的工作人員也是由領導直接進行任命,而項目負責人在部門中有絕對的權利,能夠自行控制企業財務經濟審計系統,所以公路企業的各個項目負責人能夠對其財務經濟審計系統進行直接控制與掌握,項目負責人比如項目經理能夠在審計失真或者會計舞弊時享有一定好處,在企業內部中,制度執行不嚴格,而企業外部的監督也是如同虛設,使得制度根本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這種不合理的公路企業會計監督機制也是導致其產生經濟審計失真的主要原因。
(三)公路企業經濟人員的素質不高
現階段我國很多公路企業的經濟審計失真現象具有范圍廣、持續性強的特征,人員因素是促使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公路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普遍較低,很多公路企業不重視對在職會計人員的專業培訓,沒有對其從業標準提出較高的要求,在社會不斷進步、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會計在職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日益呈現出匱乏與老化的特點,很多會計人員不能充分了解與掌握現行的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法制觀念淡薄,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理想,重視個人利益,容易做出故意毀損或偽造會計資料的行為。
三、公路經濟審計失真的有效對策
積極關注影響公路經濟審計效果的各種因素是提高其可靠性與安全性,避免失真現象發生的有效途徑,因為公路企業的經濟審計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所以需要綜合考慮公路企業的自身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經濟審計失真的問題。
(一)提高公路企業人員的會計法規意識和綜合素質
管理層重視,從內部審計中獲取防范潛在風險,改進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率,管理分配資源的觀念。公路企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組織經營管理者進行會計財務制度以及相關法律規范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會計法規意識,樹立良好的經濟指導思想,引領其他工作人員重視企業經濟審計的規范化與制度化,減少經濟審計失真的現象。公路企業的會計人員不但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些經濟管理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知識,使其綜合素質符合公路企業經濟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所以需要建立起公路企業的會計專家庫,構建綜合素質較高的會計人員隊伍,加強其專業培訓,幫助會計人員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進行了解與掌握,形成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在公路企業的經濟審計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不斷提高其經濟審計的真實性。加強審計人員的素質教育具有普通查賬本領不夠適應,要擴大知識面,不僅是單純的財務收支審計,還涉及工程預算、工程技術管理、工程材料管理等,一充分發現揭示問題,使審計名副其實的處在較高層次監督的位置上。
(二)規范公路企業自身的治理結構
企業只有產權明確,財務才能清晰,施工企業也是如此,公路企業的企業制度與治理結構是確保其產權明確、財務清晰的根本保證,也是進行包括經濟審計在內的一系列經濟管理工作的基礎與前提,所以需要根據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并規范其合理的治理結構,推行社會化管理方式,促進公路企業的會計財務人員的開放性與市場性,利用外部監督力量,確保其在經濟審計工作中反映真實財務數字,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職能,將真實客觀的經濟審計結果提供給公路企業,促進其健康發展。
(三)加大公路企業外部的監督力度
加大公路企業外部的監督力度,能夠有效解決其經濟審計失真的問題,具體方法為:加大監督公路企業財政、審計以及稅務的監督力度;確保政府監督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對公路企業經濟審計的真實性與合法性進行有效監督與管理,自覺將維持其真實性與合法性作為公路企業經濟審計的標準;加大公路企業會計行為的監督力度,逐漸完善公路企業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機制;針對公路企業會計人員的任用情況進行不定期監督與檢查,以此提高其經濟審計的真實性與可信度。公路工程審計中,要求審計人員必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審深審透,對重點工程項目審計要從施工組織、施工合同、物設采購、成本管理等方面加強監督核查。重點工程項目審計要從施工組織、施工合同、物設采購、成本管理等方面加強監督核查。如對于一個工程項目實施審計,要考慮合同、工程價款收入、成本支出、貨幣資金等逐一核對找出關鍵點。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建筑行業不斷的復雜化,公路經濟審計是一項系統復雜的系統工作,所以導致現階段我國公路企業經濟審計失真的現象不時發生,影響了公路企業社會經濟效益的實現與提高,所以公路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導致其經濟審計失真的主要原因,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加強公路企業管理者的會計法規意識,規范公路企業自身的治理結構,加大公路企業外部的監督力度,提高公路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公路企業經濟審計的真實性,促進公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國家基本建設的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楊亞琳.建筑經濟審計失真的成因與對策[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2(02)
[2]李麗.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2)
[3]鄭連慶,《建筑工程經濟與管理》,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4]馬開年,淺談施工企業如何開展內部審計,能源論壇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