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的加快,新城鎮規劃工程也在不斷的出現,如何在城鎮總體規劃中揉合當地的地域特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城鎮總體規劃中揉合地域特色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提供相應的理論借鑒與指導。
關鍵詞:城鎮規劃;地域特色;問題措施
引言
近年來,我國城鎮的發展很受重視。隨著規劃學科以及規劃工作的不斷完善,規劃對城鎮的探究也在逐步深入,但是由于過去對城鎮的建設和規劃不夠重視,在規劃城鎮時一般采用了大城市的規劃理論、編制內容和方法,沒有考慮到城鎮與大城市的不同之處,由于這些做法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研究與探討城鎮總體規劃方法對指導城鎮合理規劃、科學建設具有很深刻的意義。如何在進行城鎮整體規劃的時候保證當地的地域特色,也是一個值得分析的問題。
一、城鎮規劃的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城鎮主要就位于城市與農村之間,加強對于城鎮的管理以及規劃能夠將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中去,使農民的收入得到很好的提高,而且對于城市居民來說,農村勞動力的進入能夠減少大中型城市的一些壓力,使城市有更加長遠的發展。對于小城鎮的建設來說,加強規劃管理還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首先,能夠促進城鎮中的一些民營企業經濟有良好的發展,使一些農副產品進入到城市市場中,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從而使農業現有的經營方式轉變為產業化的經營模式,促進城鎮的經濟發展;加強對于城鎮的規劃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全面提升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從而使得農民的生活質量獲得更好的提升,對于城鎮來說,加強規劃對于社會穩定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城鎮規劃的一般原則
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規劃者應該注重發揮這些自然條件,結合當地的社會環境,城市歷史規劃出適宜人居的城市格局,在城鎮規劃建設中要立足于原有基礎上,不能單純為了經濟收益與其他城市攀比。
2、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要求以人為本,城鎮規劃的目的就是要讓城鎮的居民在這座城市中能有舒適的宜居環境。因此,規劃部門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征求居民的意見以及綜合各方面的環境因素,打造出具有活力的城市,讓城市經濟社會得到發展。
3、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注重城市建設的同時,要堅持開發與節約的方針,提高資源利用率。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都應該在區域規劃的指導下,相互協調和制約,遵循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和空間協調發展的原則。對于一些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工業應該杜絕,才能減少城市污染,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
4、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工程規劃的內容
城鎮的給水工程應該根據用水量標準,合理選擇水源地,確定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和給水管網及配水管網的布置。城鎮排水功能上的雨水排水系統、污水排放與處理系統組成,要確定排水制度、排水區域、雨水量估算、污水總量估算、排水管網系統規劃布局以及污水處理廠布局。對于垂直結構的規劃,應該結合城鎮用地合理選擇,從而利用自然地形,解決城鎮規劃用地的各項控制標高問題,讓城鎮道路縱坡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滿足交通上的要求,合理組織城鎮用地的地面排水,合理組織好城鎮用地的土方工程。
5、城鎮景觀系統規劃的原則
確定城鎮景觀系統規劃的指導思想和規劃原則,對于城鎮景觀資源要善于發掘與分析,評價確定城鎮景觀的特色,研究城鎮用地的結構布局與城市景觀的結構布局,對于城鎮背景、制高點、景觀軸線要制定城鎮景觀控制區,確定需要保留、保護、利用和開發建設的城鎮戶外活動空間。
三、城鎮建設的合理規劃
城鎮規劃包括居住用地規劃、工業用地布置、城市公共設施分類、公共中心的組織與布置應考慮的因素等,因此,在規劃過程中,要注重舒適性原則、城鎮審美原則、生態環境原則、歷史文化保護原則、整體性原則。
1、注重城市規劃合理原則
在城鎮的規劃建設中,要結合城市的綜合需求,并從整合原則出發,有效的應用到城市規劃的各種協調和處理當中,從而達到強化城市規劃意識,把城市規劃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在規劃過程中,應該根據國家和地方的特點與經濟發展情況相協調。處理好城市整體建設和局部建設的關系,運用科學的方法合理規劃城市中各個區域,體現城市建設和局部建設的關系,處理好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建設。
2、加強城市規劃決策機制意識
對于一些大型工程,在規劃建設前應該組織專家成立評審委員會召開聽證會。不斷創新規劃理念,發揮組織協調能力,提升城市的整體競爭力,推進經濟發展,才能確保城市規劃順利開展。
3、城市環保規劃
當前階段,我國處于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困境,城市在進行城市規劃過程中應重點加強環保規劃。降低空氣污染的途徑可以通過種植綠化減少空氣污染。對于工業區應該在規劃時將其遠離城市中心,并根據當地的風向頻率、河流分布等自然條件合理布置工業區位置,同時也應該通過汽車尾氣處理來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在城市規劃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生活垃圾的處理,并通過增設垃圾回收站等方法對生活垃圾進行回收處理。同時也應該謹慎考慮垃圾填埋場的選址問題,避免垃圾污染影響到城市水質以及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
4、保證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
在編制城市規劃時,應該對城市空間布局特征,城市歷史和特色環境加以重點關注,借此把城市設計落實到規劃層面上。在城市景觀的規劃上應以整體的協調性設計為主,既要符合空間分布和景觀組織要求,也不能影響城市整體效果。把城市規劃定位為更貼合人性化的層面,才能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
四、如何實現地域特色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的體現
1、利用自然元素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鎮
每個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響,都具有獨特的自然風貌,利用這些自然元素可以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鎮,從而體現這個城鎮的個性化,因此,在城鎮總體規劃建設中,我們要合理地利用當地山川、河流、氣候、植被等自然元素。比如,“山城”重慶就是借助于當地的地理優勢而發展起來的一座城市。還有“草原城市”“濱水城市”“水上威尼斯城市”等,這些都是借助于本地山水而建造起來的城市,極具地方特色,就是城鎮建設地域特色的體現。
2、借助歷史文化及社會人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鎮
眾所周知,每個城市都有其發展歷史及社會人文,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沉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資源也是城市發展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因此,在城鎮總體規劃建設中,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城內已有文化建筑,另一方面,我們要挖掘該城市的文化資源,從而借助于該城市的歷史文化及社會人文資源打造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增強城市競爭力。比如,寧夏永寧縣納家戶清真寺及文化廣場的構建。清真寺呈長方形,以門樓、禮拜大殿、廂房、沐浴堂組成院落,形成典型的中國古代四合院建造布局。門樓為過洞式,上面壁部是一組仿古結構的挑檐,橫向的欄額、斗拱,縱向的荷花柱和反映伊斯蘭風格的精美磚雕,增加了壁面的光澤。上部正中為三層歇山頂邦克樓,樓兩側陪立著阿拉伯式的二層四角圓尖頂的望月樓。整個清真寺及廣場布局嚴謹、規整,顯示了大寺雄壯氣勢。寧夏全境等有民族特色或宗教信仰的建筑設計。這些借助于歷史文化及社會人文打造出來的城市建筑便成為了這個城市的一種文化象征和標志。
結束語
在城鎮總體規劃中,自然元素、歷史文化等都在城市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鑒于此,在現代化的城鎮總體規劃建設中,為了提高城市的個性化和獨特魅力,我們不僅要開發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實現城市的文化定位,而且還要把城市中的地域特色與現代建筑藝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現代建筑與當地原有生態環境的統一,實現新建筑與原有舊建筑的協調,這樣城市建筑不僅具有民族風情,而且還體現了時代精神風貌,對于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君;劉啟強.小城鎮規劃建設三大軟肋[J].小城鎮建設.2009(10):112.
[2]鄭秋發.談談對城鎮規劃建設的思考[J].廣東建材.2010(07):89.
[3]朱寶楊;王玉芬;劉春華;姜鴻濤.戰略型城鎮理性規劃新思考[J].小城鎮建設.2011(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