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酒店倡導安全、環保、健康的理念,符合酒店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結合酒店項目特點,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為原則選用綠色建筑技術,以綠色建筑星級為建設目標,在節能、節水、節材、室內外環境控制及運營管理等方面按照綠色建筑技術要求實施,確保綠色建筑建設目標的實現。
綠色建筑技術在酒店建設的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全方面來進行綜合把握。
1.倡導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時要注意的五各方面
健康建筑的設計應當包括五個方面:居住人的健康;能源效率;資源效率;環境責任;可承受性。
1.1人的健康
人的健康涉及室內空氣質量、水質量以及諸如光、噪音和電磁場輻射等背景因素。
1、室內空氣質量
設計健康建筑應遵守以下原則:減少污染物:排除污染物;用新鮮空氣稀釋室內空氣。(1)減少污染物:(2)排除污染物:(3)稀釋室內空氣:
2、水質量
湖河表面水以及和噴泉等地下水受到工業和農業的污染,引起了人們對飲用水質量的關心。要盡量采用市政水,無市政供水時才進行除菌處理。除菌技術有氯化、碘化、蒸餾、陶瓷過濾器過濾、紫外線照射、臭氧清毒。
3、光、聲和輻射:(1)光:(2)噪音;(3)輻射
1.2能源效應
提高房屋能源效率的措施主要有: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改善圍護結構;改進加熱、冷卻和氣候控制系統;降低電燈和設備的能耗等。
1、材料中的能耗;2、建筑物的設計;3、加熱、冷卻和通風用能;4、可再用能技術;5、電耗和高峰能耗;6、節能效果。
1.3資源效益
有效的房屋設計可減少對工地、林木、煤炭、石油或與水有關的原材料的需求,緩沖對環境的壓力。有效地建造方法可減少廢料。
1、材料;2、建設廢料的再利用;3、水。
1.4環境責任
環境責任意味著優化寶貴資源的利用,降低材料和產品的消耗。
1、散發物和燃燒副產物:2、廢水和污水:3、現場規則:4、廢料的處置
1.5可承受性
1、可購性:2、建筑的可行性:3、話應性:4、可上市性
2.進行綠色建造:
2.1節地與室外環境
在節地與室外環境評價中,酒店項目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實施綠色建筑技術:
2.1.1地下空間利用;場地通風、噪聲、日照環境的模擬分析和優化設計;場地生態景觀的重建以及室外透水地面設計。在施工過程針對可能造成場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制定綠色施工組織方案保護周圍場地環境;
2.1.2避免幕墻光污染,玻璃可見光反射率小于0.3,以避免照明光污染;室外景觀照明方案確保無直射光射入空中,限制溢出建筑物范圍以外的光線;
2.1.3在主要道路沿線結合景觀設置復層綠化帶,降低交通噪聲對場地環境的影響;人行道路和車行道路均可采用透水磚鋪裝,地面停車場可采用植草磚等,以降低熱島效應。
2.2節能與能源利用。
在節能與能源利用中,酒店項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綠色建筑技術:
(1)控制窗墻比和建筑朝向;(2)外墻和屋面采用保溫措施,外窗采用高性能節能玻璃及外遮陽構件,采用節能空調系統和照明系統等措施實現建筑節能60%的目標;(3)選用高能效比空調機組;集中排風系統采用排風熱回收裝置;全空氣空調系統采取實現全新風運行或可調新風比的措施;(4)照明采用節能燈具和控制方式;(5)利用市政熱網蒸汽凝結水余熱提供建筑所需生活熱水以及其他節能設備(如水泵、電梯等)。 2.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針對節能與能源利用,酒店項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綠色建筑技術:
2.3.1天然雨水和蒸汽凝結水收集用于室外場地景觀補水和綠化澆灑;2.3.2綠化灌溉采用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方式;
2.3.4節水器具的利用及按用途設置用水計量水表。在設計中專項設計節水系統管道;充分利用節水管材、管件及計量水表;
2.3.5采用水質監控設備和水凈化設備或雨水凈化系統設計;
2.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在節材與材料資利用評價項中,酒店項目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實施綠色建筑技術:
2.4.1本地材料利用;
2.4.2高性能建筑材料利用;
2.4.3可再循環材料利用;
2.4.4室內采用靈活隔斷;并且采用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體系。采
2.5室內環境質量
對于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評價項,本項目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實施優化綠色建筑技術:
2.5.1室內結合建筑立面設計遮陽反光板,分區照明控制優化采光設計;
2.5.2分析室內各功能區的噪聲源情況,合理安排有噪聲的功能區,優化隔聲設計;
2.5.3在項目的建筑設計和構造設計中借助模擬手段優化建筑通風設計;
2.5.4室內視野優化設計;
2.5.5空調系統采用能獨立開啟和進行溫濕度調節的。
2.6運營管理
運營管理是靈活性很強的評估項,在這一項中,最重要的是高水平、高質量的管理: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建筑設備智能化控制系統,保證系統高效運行;提供高水平物業管理;商業綜合體和商務辦公樓空調通風系統、照明系統、其他動力用能系統設置用能分項計量監測系統。
3結論
綠色建筑技術在酒店建設中的應用既符合酒店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有順應了當前中國社會的發展潮流。也是和國際消費觀念、服務行業接軌的良好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