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城市的高速發展,人口密度增加和土地資源的緊缺成為了制約社會發展的首要問題,而高層建筑顯然是解決這兩大問題的最佳選擇。但高層建筑的普遍化也改變了城市的環境和空間布局。而且,不合理的高層建筑設計缺乏美感,與城市空間的協調性差,在解決人口和土地問題的同時也隨之帶了其他問題,城市空間形態的破壞最為明顯。
關鍵詞:高層建筑設計;城市空間;協調性
前言:在高層建筑遍布城市的今天,高層居民樓和商業大廈的崛起,高層建筑所占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而一個嶄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便是城市空間形態和結構體系在高層建筑的堆砌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將會從高層建筑設計方面進一步探討如何與城市空間相協調與融合,從而改變城市環境和城市樣貌。
1.高層建筑的興起與影響
1.1高層建筑興起的原因
當前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使得許多進城打工人員涌入城市,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多,土地資源銳減,高層建筑應運而生。作為城市生活的主要載體,高層建筑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城市空間。近年來,我國高層建筑的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熱潮,無數高層建筑拔地而起,使城市的空間容積逐漸減少,"城市高層建筑的增加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通線路以及其他的基礎設施也隨之一起改變,最終徹底改變了城市空間原有的格局。隨之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不合理的高層建筑設計缺乏美感,與城市空間的協調性差,城市空間形態的破壞等。因此,探討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做到與城市空間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1.2高層建筑對城市空間發展的影響
城市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對于城市空間的發展而言有著多方面的影響。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高層建筑可以有效解決我國土地資源緊缺的這一現狀。在人口大量集中到大城市的大環境下,在大中城市可謂是寸土寸金。高層建筑使得人們的居住、生活、工作環境向高處發展,在提高容積率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建筑密度,從而降低市政投資,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1]。但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高層建筑的增多也存在著很多的隱患。由于高層建筑的高度,日照下的陰影很大,在冬季給人不舒適感,而且在低溫下極易結冰,造成安全隱患。城市中心高層建筑聚集,空調等人工熱排放加大,“熱島”效應十分明顯。高層建筑聚集了大量的人和物,在其停留和運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污水和固體廢棄物。正由于人大多都集中在一起,加大了特大火災發生的幾率。而在起火消防時,撲救比較困難,因此,高層建筑的防火問題是最為關注的難題之一。
2.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1高層建筑的廣場設計
高層建筑其體量巨大,往往給街道空間一種突然的壓迫感,使身處其中的人們產生不適。因此,當街道兩旁存在這樣的建筑時,應使其后退并留出廣場空間,起到緩沖空間的作用。就城市空間而言,后退廣場在城市空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既能成為建筑物的場所標志,也可以成為城市的共享空間,是城市空間的變化豐富多彩。有的建筑師甚至直接設計成下沉式的休閑場所,使建筑塔樓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這種下沉式的廣場往往更容易給人留下印象,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廣場和建筑應該作為一體來考慮。
2.2高層建筑整體尺寸設計
從目前我國高層建筑的發展情況來看,高層建筑的建筑形式大多以新鮮、奇特為目的,都要突出自我的特色,而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整個城市空間顯得紛亂無序。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對高層建筑的整體尺度進行系統的設計。高層建筑的整體尺度是指高層建筑各構成部分,一個十分均衡勻稱的建筑體,就是要通過運用有數學關系的比例,對各種條件要求加以調節,營造出一種能讓人自然而然的愉悅、讓人覺得比例協調的效果。因此,建筑物整體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2]。我們都知道,一個優美的高層建筑是靠裙房,主體和頂部三者相結合而來,這三者之間的尺寸比例應該的相輔相成的,這樣設計出來的建筑物才會讓人看上去覺得舒服,外形充滿美感。所以,這三部分的比例關系是高層建筑形象設計的重點,各部分建筑尺寸比例的協調在設計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另外,高層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尺寸的層次性。高層建筑因為其修長的因素,更應該要綜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這一原則使高層建筑產生強烈的統一性和協調性。除此之外,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城市的整體布局,因為高層建筑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而是與城市空間整體的存在著。根據不同區域的需要,設計出具有該區特色的高層建筑,最終使得高層建筑與外部及周圍環境相適應,使整個城市更有層次感和美感。
2.3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
隨著近幾年來資源短缺問題的出現,高層建筑就環保節能方面來說是很浪費的,隨之就出現了生態型建筑的概念,這是在當今建筑設計思想中的一種新思潮。所以,當前高層建筑設計的一個新要求就是要實現\"生態節能型\"。因此,在高層建筑中引進綠化生態的思想,將日照,通風等因素相結合就十分必要。另外,在屋頂上進行綠化設計,是十分可取的,這樣既充分的利用空間,也可以大大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環境質量[3]?;蛘?,也可以將屋頂直接建造成為屋頂花園,既增加了美感,又能達到生態設計的目標。伴隨著建筑物的增加,大塊的綠地面積銳減,相應的環境條件愈加惡化,致使人們對環境的關注和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的進行,應該要充分利用到每一塊土地,將綠化生態做到實處,使城市建設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繼續發展下去。
2.4高層建筑頂部造型設計
高層建筑的頂部造型的獨特設計對建筑的整體形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屋頂設計不僅在高層建筑的生態改善及影響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這部分對建筑的顯著性以及標志性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它是高樓林立的建筑群中獨特的標志。從審美的角度出發,頂部的設計要能夠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欣賞空間,而且要考慮到從整體到細節的審美要求。優秀的屋頂設計能夠起到塑造建筑標志、豐富城市空間形態的作用。高層建筑屋頂的設計應當緊密結合地面設計以及整體樓身的設計,突出建筑的整體美感??傊?,高層建筑既要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又要以城市的公眾利益為追求目標,創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觀和生活環境。
3.結語
高層建筑已走過百年的發展歷程,從其出現之日起就成為城市的主角。作為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視覺焦點,高層建筑一定要發揮其獨有的優勢,并且融入到城市的空間環境中。優秀的高層建筑要考慮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眾利益為追求的目標。并通過自身的特點去完善城市環境,在城市的發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創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觀和適合人們生活的城市環境,才能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健康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劉利雄,王世福.城市空間視角下的高層建筑形態設計思考[J].城市建筑,2010.
[2]任州.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形態的整合--析高層建筑體形設計方法[J].建筑科學,2010,10(S2)
[3]克萊爾.庫伯.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堅,孫鵬,王志芳譯.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第二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