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樁基工程作為建筑工程結構重要的基礎形式之一,在城市建設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合理選擇并應用樁基技術,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穩定,本文將針對樁基施工的技術要點,主要分析了灌注樁基施工過程中經常遇見的問題及其成因,并就其質量控制進行探究。
關鍵詞:樁基技術;質量控制;建筑工程
樁基礎施工可以將建筑的上部荷載力通過樁基直接傳到堅硬的土層當中,從而控制器沉降率,避免沉降對建筑物帶來的危害。樁基礎施工能夠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對于處在軟土地基上層的中性建筑而言,因此其質量的優劣也將極大影響整個建筑工程最終的穩定和安全。
一、建筑樁基工程技術要點
1.1、樁基工程的一般技術要點
1)做好前期巖土勘察工作
建筑的土建施工和樁基施工開始前,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巖土勘察工作,巖土勘察是樁基工程的基礎,當地基上部柔軟而下部埋藏有堅實地層時最宜采用樁基,而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所采用的樁基類型又可以有許多選擇,比如對于煙囪、輸電塔等高聳建筑宜采用承受較大上撥力和水平力的樁基以防止建筑傾倒,因此,巖土勘察結果將對樁基工程的應用以及樁基形式的選擇提供重要參考。在巖土勘察過程中,需要對建筑施工區域內的相關底層及其深度租出準確調查,記錄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土質物理性質。
2)注意選擇樁基形式
樁基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樁基的種類很多,作為施工設計人員需要對各種樁基的特點和使用范圍都有深入了解,才能選擇出與特定建筑工程相適應的樁基,但總體而言,樁基設計應該注意滿足地基承載力和變形這兩個基本要求。
3)合理的施工順序
在施工方案的實施過程中,項目管理以及施工人員應當認真統籌,依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這有利于降低施工難度。在可能情況下,應該采用先淺后深的原則,因為樁孔越深,施工難度越大,在較淺的樁孔施工完成后可以加固上部土層的穩定性,減少深孔施工的壓力。
4)事故及時處理,防止留下隱患
樁成孔后,應檢查樁孔嵌入持力層深度、巖石強度、沉渣厚度等指標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只要有一項不滿足就應當立刻分析解決,防止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和更加險峻的后果。
1.2、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技術要點
鉆孔灌注樁是目前主要的一種樁基施工技術,該技術可靠高效,已被廣泛地使用在路基、海基等各種大、中型建筑物的地基施工應用中。鉆孔樁的鉆頭一般為旋轉式,在鉆頭鉆孔的過程中使用高壓泵將泥漿灌入,因此直接對孔作用能夠起到較好的成型效果。灌注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一般不得低于C15,骨料不大于40mm,坍落度一般采用50-70mm為佳。
對于鉆孔灌注樁,當混凝土灌注樁徑符合設計要求時,樁身可以不配抗壓鋼筋,當樁身需要按計算進行配筋的,軸心受壓的樁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受變力作用時不宜小于0.4%,當樁用上部為軟土層或可液化土層時,主筋長度最好超過軟土層或可液化土層的深度。對于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的混凝土保護支,其厚度一般不小于30mm,采用水下澆灌注混凝土的不得小于50mm。箍筋應該采用焊接環或者螺旋箍筋,直徑一般不得小于6mm,當鋼筋籠長度超過4m時,應該每個2m設一道焊接加勁箍筋。
最后,在灌注樁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把握砼的連續灌注。以及注意砼的塌落度和導管的的埋深等參數。
二、樁基質量問題及其控制要點
2.1樁基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
樁基在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突發情況,針對特定的突發事件往往有一定的特殊原因,這里首先列舉一些常見的質量問題及其故障原因判別,這對指導實際問題的解決具有一定的顯示意義。
1)斷樁
樁基打入底部后出現斷樁是十分嚴重的質量事故,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樁體傾斜過大,或者是在沉樁過程中的樁體彎曲過大導致的裂紋。
2)樁位偏差過大
樁的垂直基礎梁的中心線誤差不能超過梁左右的100+0.01H,而沿著梁的測量放線誤差不得超過150+0.01H。對于不滿足上述的過大偏差可能是由于測量放線誤差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沉樁的工藝所造成。
3)單樁承載力過低
單樁承載力的設計應當考慮到軸向力、橫軸向力以及彎矩作用等因素,造成單樁承載力過低的原因主要是樁沉入的深度不足或者樁端沒有進入到設計所要求的持力層,也有可能是勘察報告中所提供的底層剖面和地基承載數據與實際不符造成的。
2.2成樁質量控制要點
樁基打入之后,為了保證成樁的質量,需要對樁進行一系列檢測。
1)樁體質量檢測
樁體的檢測主要包括樁體完整性、斷樁和裂縫檢測等。樁基檢測的抽檢數量一般不低于20%,不少于10根,對于大直徑灌注樁應該選用鉆芯法或者聲波透射法對部分樁基進行完整性測試。
2)混凝土強度檢測
通過檢測試件報告或者鉆芯取樣送檢報告對成樁混凝土強度進行判定,平均每澆筑無視立方米必須留置一組試件,對于不足五十平米的樁也需要按照五十平方米送檢。
3)承載力測試
對于設計等級為甲乙級、地質條件復雜的樁基,應當選擇采用靜載荷試驗確定單樁承載力,抽檢數量不能小于總數的1%,不少于3根。對于其他樁的檢測可以作為靜載荷試驗的補充檢測,用高應變動力檢測法在同一條件下的抽檢數量不少于總數的5%,不少于5根。
2.3灌注樁施工的質量管理
對于灌注樁而言,其經常出現孔壁坍塌、孔底沉渣超標等問題,因此可以采用鉆孔灌注樁技術。為了防止孔壁坍塌,使用穩定液并確保孔內高水位高出地下水2m以上。當地層中出現流沙或淤泥時要進行及時清理,否則管內外壓力增大容易發生斷樁,在清孔排渣時還應注意保持孔內水頭,清孔時間不少于孔內泥漿循環3次的時間,并且灌注必須連續、迅速,在混凝土初凝之前一次灌注而成。
三、質量彌補措施
在對樁基施工質量的問題進行處理時,可以使用補沉法和補樁法,同時還可以使用以下一些方法:
1)送補結合法
這種方法即對有疑點的樁進行反復的敲打,使其得到下沉,然后把松開的接頭再頂緊,使之具有一定的豎向承載力,然后適當補充一些具有完整長度的樁使得整個基礎的豎向承載力得到補充。
2)復合地基法
這種方法即在樁基承臺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壤,換成砂石填層進行分層夯填,這種方法可以用在樁基承載力低于設計要求的情況,在樁間土中干噴水泥形成水泥土樁的方法,形成復合地基基礎,并同時修改沉樁參數即可。
參考文獻:
[1]孫瀚文.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商品與質量,2014,(1):649-649.
[2]安玉杰.關于樁基施工的技術要點與質量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1,(19),63-64.
[3]黃婉姍.淺談建筑工程基礎應力管樁施工[J].科技致富向導,2011(6).
[4]趙堯良.淺談樁基施工技術設計與施工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