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測量始終貫穿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過程中,尤其是放樣的精準度對建筑施工進度以及建筑施工質量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必須確保放樣結果的準確。一旦放線出現誤差,那么導致后續開挖、打樁、綁扎鋼筋等都位于不準確的位置,造成施工誤差的出現,甚至還會給雙方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文章作者主要針對降低工程定位放樣法以及降低放樣誤差的措施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建筑工程;定位放樣;誤差;方法;對策
1前言
對測量放樣而言,要求做到萬無一失,不能出現一點誤差。這是因為各個施工部門都是嚴格按照測量點進行放樣再施工的。一旦放樣出現誤差,那么必然會造成后續鋼筋綁扎、立模、開挖等位置不準確,以至于出現了嚴重的施工錯誤,給雙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放樣的精準度也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特別是在進行測量時,要保證各構件之間的關系。一旦出現誤差,勢必會影響到工程的整體質量。以下是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實踐經驗,針對常用的放樣法以及降低放樣誤差措施進行了詳細論述。
2建筑工程常用的兩種定位放樣法
2.1直線定位放線法
對線型公路來說,直線定位放樣法不僅是最簡單的方法,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在地形較平坦的區域中,可通過鋼尺進行測距、經緯儀確定方向;而在遇到地形起伏較大的區域時,可選在直緩點進行定位,利用測距儀進行量距。本文所討論的是在導線控制點予以設站,再由兩個相鄰導線點作為定位的方向,利用極坐標法放出中線。如圖1:A點位測量人員的設站,其中B店是后視點方向,指向角是β,AP是指向,再測量AP兩點間的距離,便可確定P點所在的位置。

2.2曲線定位放樣法
在建筑施工放樣過程中,圓曲線和其它線型連接的形式包含以下三種,即:圓曲線和圓曲線、圓曲線和回旋曲線以及圓曲線和直線。一般來說,由設計人員所提供的逐樁坐標主要涉及到:2m整樁坐標、QZ、GQ、YZ、ZY,且大部分情況下都可滿足中線控制的標準。同時,也能控制構筑物以及填方路等。因此,在施工階段,必須嚴格按照中線坐標進行測量。而在放線時,可采用圓曲線法計算出坐標值。如下圖2所示:

3放樣工作所必須滿足的校核條件
建筑施工放樣過程中,其結果要大部分求即刻交付試用的,一般不會等到檢驗結果是否正確便已開始應用。所以,這就要求放樣工作人員應具有較強的自我校核能力,能夠及時找出錯誤,并迅速采取相應對策糾正錯誤。通常來說,校核條件涉及到以下幾點:
3.1主軸線點放樣
可利用三點前方交會法、三邊測距交會法等測量得到主軸線點的位置,切忌不能使用二點交會法進行測量。
3.2各輪廓點放樣
其一,利用測角前方交會法確定放樣點的位置,同時確定三個方向的位置,第三放向作為校核的條件;其二,利用測角后方交會法確定放樣點的位置,會看到四個已知方向之后,四組坐標作為校核的條件;其三,在進行輪廓點放樣時,無論選擇哪一種放樣法,都需要進行放樣定點操作,尤其是對于兩個相鄰輪廓點之間的間距,必須在施工現場進行測量,并且和理論值相對比,從而及時找出存在的誤差;其四,如果是規則的圖像,在進行精密放樣時,要必須要先確定好現場放樣點的幾何關系。
3.3方向法放樣
第一,在選擇儀器完成測站定向時,要檢查兩個已知放心是否與觀測方位角相符合;第二,一般對精度要求低且選擇簡單的放樣法,要求測定回水平角大小。若需要進行傾斜改正,需多次觀察和測定回天頂距值。
4現場平差法可降低建筑工程放樣定位誤差
通常來說,放樣平差工作均是在施工現場完成的,所以,我們常常把在施工現場消除測量誤差的方法統稱是現場平差。對于放樣精度而言,主要有兩種特性,即嚴密性與松散性。其中,嚴密性指的是工程建筑物應確保各個構建之間的嚴密關系,而當放樣誤差較大時,會對整個施工質量產生影響;松散性指的是針對建筑松散的部位,各自聯系相對較松馳。而此類施工部位盡管在設計圖紙中有尺寸規定,但在實踐當中,可進行不同程度的伸縮,這是因為此類放樣結果對工程影響要比嚴密性部位誤差對工程影響小得多。因此,在放樣工作開展過程中,選擇合理的對策,確保嚴密段的嚴密性,從而更好的滿足建筑標準要求。另外,可將因測量產生的誤差平攤給松散區段中,降低誤差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最終達到現場平差的目的。而這種平差法和其它平差法有所不同:誤差沒有消除,只是將其“吸收”到其它松散的部位而已。要想達到消除誤差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法:首先,嚴密部位采用本身主軸線作為主控制線進行放樣。也就是說不管控制網所設定的精度如何,在選擇測設主軸線之后,此工程部位就以該軸線作為基礎,從而確保了工程的相對嚴密性;其次,在主軸線基準上完成軸線測設,從而避免因控制網測設,把自身測設誤差計入嚴密區段。
5加強復測是降低放樣誤差的可靠保障
5.1圖紙復核
對于施工人員來說,在施工前應對施工設計圖紙尺寸予以全面校核,主要包括建筑物坐標以及與之相關的各數據等;檢查平面圖軸線位置、標高、符號等是否和基礎圖軸線位置相符合。
5.2定位復測
在完成定位之后,應結合定位控制樁、龍門樁、角點坐標、幾何尺寸等是否和設計圖紙上相互吻合,能否滿足施工精度的要求,檢測是否存在顛倒現象,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糾正。
5.3水準點復測
在確定好水準點之后,應對其進行復測,同時還應至少進行兩次往返觀測。校核施工設計圖紙上的所有數據,避免因用錯高程而導致整棟建筑高程出現上升或是降低的后果。
5.4觀測記錄復測
對外業測量記錄要回到市內由另外的測量人員對數據進行校核??蛇x擇校對公式檢查原始記錄是否準確,一旦發現錯誤,要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
6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定位放樣誤差直接影響到整體施工質量。所以,施工測量是建筑施工非常重要的一個施工環節。因而,在施工前期和施工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放樣工作的開展,同時加強放樣復核工作的落實。除此之外,應進一步加大對施工測量、放樣工作的選擇,選用最科學、最合理的放樣法。特別是在達到自身校核條件的情況下,可開展現場平差,盡可能將測量事故消除在施工之前,從而確保施工進度的順利開展,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對雙方經濟利益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為人們建造出更多高質量的建筑精品。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為同行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何峰.探討降低建筑工程定位放樣誤差的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2,(27):136-137.
[2]董曉丹,宮泉治.淺談如何減小建筑工程定位放樣的誤差[J].中國科技博覽,2011,(19):99.
[3]支錳.淺談建筑工程定位放樣的方法[J].中國科技財富,2012,(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