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462500
摘要:隨著電網經營企業對城鄉電網改造的不斷深入,用電客戶的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供用電管理是電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社會注意城市化建設對的一項重要基礎措施。供用電管理效果直接決定著當前電力系統效益,是我國實現電力系統完善的一項重要操作。在進行供用電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對供用電環節進行整體了解,采取有效措施對供用電管理故障進行預防和消除,從根本上提高電網建設效果,提高供用電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紹了供用電管理的方式,其次分析了目前電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供電管理;電網建設;實現
1"供用電管理方式
常見的供用電管理方式有三種,分別為:10"kV專用變供電方式、先上專用變然后無償移交的方式、就近接公變電源方式。
(1)10"kV專用變供電方式。
企事業單位、機關、居民小區對居民用戶實行自供或轉供的供電方式,這種方式對于供電企業利大于弊,既可以降低供電成本,又可以減少直接抄表到戶、收費等工作量。效益較好的企事業單位、機關經常在水電方面給予本單位職工優惠補貼,故多選擇專用變供電的方式。許多物業管理公司與開發商并未完全分開,在建設居民住宅小區時,開發商選擇專變供電方式,當將房子賣出后,小區的物業管理人員通過對電費加價可以帶來較好的收益。
(2)先上專用變然后無償移交的方式。
根據供電營業規則中某些大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電容量方面的要求,需要在臨時基建時采用專變,等基建竣工后,會進行“一戶一表”的改造,然后再經過供電企業驗收合格后,將表計、低壓電纜線路、專變等配電和計量資產無償移交給供電企業。這種方式既減少了小區日常用電維護和損耗費用,又使供電企業的固定資產有所增加,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3)就近接公變電源方式。
這種方式直接根據標準“一戶一套”對一些小房地產開發項目安裝到位,然后對于附近公變容量可以滿足用電客戶用電需求的新建住宅樓,供電企業直接按照“一戶一表”的標準安裝到戶。開發商負責全部的用戶立戶費。
2"供用電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對電網的要求逐漸提高,但是目前電網建設中配電層次混亂、管理效益較低,供用電管理方式中存在用戶能否直接從公變上接電問題、輸配電網絡資金補償問題、“一戶一表”供用電方式管理成本高的問題。
(1)用戶能否直接從公變上接電問題。
2001年國家下文取消配電貼費,由電網經營企業貸款改造“兩網”,之后還本付息。
但電力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新建居民住宅能否直接從公變上接電,可接多少戶、多少容量,對于公變的投資應如何補償。
一般要求開發商先上專用變供電,然后無償移交給供電部門。如果新建住宅區附近的公變負荷輕,且公變尚可承受,那么供電部門會考慮讓新建住宅用戶直接從公變上接電。此時,開發商為節約成本,會不安裝變壓器,采取“一戶一表”的方式讓用戶直接從公變上接電。但是如果這樣做的話,又會使設備容量超過規定的單個住戶的容量,此時就應該采取專變供電。但是由于目前電網經營企業的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強,使得開發商有空子可鉆,從而造成公變投資不能得到合理的補償。所以用戶能否直接從公變上接電存在很大的問題。
(2)輸配電網絡資金補償問題。
在城市的偏遠開發區,距離城區的主配電網絡距離較遠,小區開發商的用電負荷不大,如果自建高壓配電工程,則承受不起高昂的費用。供電企業為搞好用電服務,一般會將輸配電網絡建設好。這樣的話,如果單靠電費和電量的收益,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將投資成本收回。企業注重效益,但是電力法律法規對于收回先期投資資金如何分攤沒有明確的規定。
(3)“一戶一表”供用電方式管理成本高的問題。
電力企業為搞好優質服務,提高供電可靠率,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電網。由于一戶一表實行直抄到戶,電力企業需在日常的維護管理、收費、抄表等環節增加人力、物力,從而其生產管理成本增加。加之兩網改造還本付息的壓力,在電價中加收的費用杯水車薪。種種原因都提高了供用電管理的成本。可以預見,今后供電企業直抄到戶的用戶會越來越多。而電網經營企業在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會逐步實行減人增效的管理方式,加大供用電管理的科技含量。電網經營企業資產規模增大后,其經營成本會越來越大,必須想辦法增加其經營收入,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同時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供用電管理措施
隨著城鄉電網改造的深入,用電客戶對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的滿意度有所提升,但是電力部門對在城市的某些貧困、偏遠小區以及某些由企事業、機關、物業小區自供或轉供用電的客戶,還沒有直接抄表到戶,客戶投訴比較多,存在著電價混亂、管理混亂的現象。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電網經營企業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相應的其成本也會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必須提出供用電管理措施以增加供電企業的營業收入,維持其正常運轉,促進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加強供用電管理營銷水平。在管理中,相關的人員要提供擴銷路徑提高用電量的需求,加強精細管理。重新修訂線損管理辦法,對于電網要定期檢查和整改,提高線損的管理效果。利用計算機技術處理電網建設中的問題,分析電網營銷問題,實現營銷的自動化核算。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實現電網建設的電算化發展。
其次,加強供用電設備的管理。在改造電網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從家用保險、分支保險、總保險三個級別對電網建設進行保護,從而實現過流保護。設置空氣開關和住戶用閘刀,對電網進行熔斷器保護。同時,還要對電網進行接地保護。對變壓器進行管理,定期檢查分支保險、總保險,重新打磨電網建設中出現的氧化現象,消除部分氧化層,確保供用電良好。在電網建設中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要及時處理,提高整體的管理效果。
再次,對新裝用戶收取配電費用或預先對開發商收取一定的費用。可以允許房地產開發商對住宅小區或新建商業區的新增住戶按標準收取一定的入網費,然后將這些入網費交給供電企業實行統一管理、統籌規劃,用于對住戶電源建設的工程施工費用和工程材料費用。對于小區內新增的用戶要同一由供電企業的公變低壓供電,避免小區內出現有的用戶接公變,有的用戶接專變,從而造成用戶反映因用電單價不同而享受不平等待遇的問題。也可以規定供電部門在開發商按照基建的面積預先繳納部分供電設施工程費后再投運施工用電,等項目竣工經驗收合格開發商繳納剩余的費用后,供電部門再對項目實行正式通電,否則通電時間順延,從而有效避免供電企業的損失。
最后,要擴大收取容量電費的范圍。目前我國對于小型住宅用戶沒有實行容量電費,而對大型工業用戶實行容量電費。而國外在電力管理方面對小型住宅用戶也實行容量電費,我國也可以通過吸收國外經驗加強電力管理。在上門抄表收費時,供電企業工作人員并不知道哪些用戶在本季度或本月用電了,哪些用戶沒有用電,從而造成單對單上門抄表,這樣也造成了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我們可以用貨幣金錢的形式來體現服務質量的高低。可以對單個用戶收取容量電費三至五元,如果小中型城市住戶按照十萬計算的話,那么每月收取的容量電費就有三十萬到五十萬,這些容量電費可以用來聘請專業抄表服務公司完成抄表工作,使供用電管理更加細化、更加專業,降低供電公司的管理成本[5]。
4"結語
電網建設人員在當前的電網建設中要有效的選取應用供用電管理方式,從而降低供電損失、提高供用電的經濟效益,搞好優質服務。采取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加強供用電管理營銷水平以增加客戶用電需求;加強用電設備的管理以節約成本,提高服務質量;適當的收取相應費用以維持企業正常運轉,促進電網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加大對電網建設中管理人員的資金投入,使供用電管理標準化和規范化。
參考文獻:
[1]李雪潔.供用電管理在電網建設中的實現[J].科技創業家,2013,10(3):104-105.
[2]羅勇.淺談供用電管理在電網建設中的認識[J].科技傳播,2009,8(1):45-46.
[3]張云菊.智能電網建設與供電優質服務的新思路[J].電源技術應用,2013,1(1):250-251.
[4]史夢,張志生,羅學禮,等.智能電網建設思路及國內外發展戰略[C]//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2010.
[5]王雁雄.新加坡智能電網技術對大理智能電網建設的啟示[C]//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首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