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級農村公路管養機構作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第一線的基層站點,其規范性和專業性對于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破解農村公路管養基礎薄弱的現實難題,如何提高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規范化水平,浙江省在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全覆蓋的基礎上,從2013年開始全面啟動以“六個一”為主要內容的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規范化建設(即:落實一個專門機構、組建一支養護隊伍、安排一處辦公場所、籌措一筆管養經費、健全一個運行機制、完善一套內業臺賬)。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的管養能力、窗口形象和社會地位煥然一新。
關鍵詞:農村公路;管理站;規范化
一、浙江省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現狀
(一)主要成效
自從2007年浙江省開始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以來,省級規章制度和配套政策相繼出臺,地方政府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力度逐步加大,農村公路列養率從27%提高到100%。2012年,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建設實現全覆蓋,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各縣(市、區)努力克服任務重、人員少、編制緊的現實困難,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積極落實管理技術人員,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基本落實。
2012年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統計表
序號
單位
承擔管養任務的鄉鎮
鄉鎮管理站個數
其中單獨設置個數
其中掛牌個數
管理人數
作業人數
備注
浙江省
1229
1229
595
1109
4437
16965
1
杭州
146
146
49
138
357
2687
2
寧波
123
123
114
123
503
1622
3
溫州
120
120
54
101
579
1935
4
紹興
112
112
40
95
429
1794
5
嘉興
65
65
47
65
260
633
6
湖州
64
64
58
61
573
938
7
金華
147
147
95
147
431
1549
8
衢州
105
105
55
67
180
1153
9
麗水
175
175
0
140
558
1487
10
臺州
132
132
58
132
460
2859
11
舟山
40
40
25
40
107
308
1.鄉級農村公路管養機構實現全覆蓋。目前浙江省承擔農村公路管養任務的1229個鄉級政府已全部落實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覆蓋率達到100%。
2.鄉級農村公路管養人員得到初步落實。浙江省鄉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約4400人,農村公路日常養護作業人員約17000人。有力保證了一線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的正常展開。
3.專業養護和群眾養護相結合的靈活多樣的農村公路日常養護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如海寧市由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建立專業養護作業隊伍,實行統一養護,走在全省前列,得到了時任副省長王建滿的充分肯定和專題批示。龍泉市寶溪鄉對鄉村公路進行定點定時定人的集約化養護作業,專門購置專用搶險設備,有力提升了當地的農村公路管養水平和應急搶險能力。
(二)主要問題
1.機構名稱不統一。機構名稱主要有農村公路管理站、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公路管理站、鄉村道養護管理站等。還有約10%的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未掛牌辦公。
2.單獨設置的相對較少。約52%的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與鄉鎮現有機構合署辦公或掛靠。
3.辦公場所比較狹小。除少數鄉鎮落實了獨立院落式的辦公場所外,大部分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與合署掛靠機構共用1間辦公場所。
4.管理技術人員嚴重不足。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人員基本都是兼職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幾乎是空白。
5.規范化水平較低。大部分鄉級農村公路管養機構在日常養護、專項工程、規章制度、內業臺賬等方面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亟待提高。
二、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規范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根據“職責明確、管養到位、運轉高效、保障有力、專群結合、有路必養”的原則,開展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規范化建設,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示范鄉鎮創建,提升農村公路日常管養水平,夯實基層一線農村公路管養基礎。
主要內容就是推進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六個一”建設,實現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規范化管理。“六個一”即:落實一個專門機構、組建一支養護隊伍、安排一處辦公場所、籌措一筆管養經費、健全一個運行機制、完善一套內業臺賬。
(一)落實一個專門機構。落實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是做好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所有承擔農村公路管養任務的鄉級政府要落實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名稱統一為“**鄉(鎮、街道)農村公路管理站”,建章立制并統一掛牌。
(二)組建一支養護隊伍。養護隊伍和人員是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組織保證。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點多量大面廣,技術性和政策性較強,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所有承擔農村公路管養任務的鄉級政府要落實養護隊伍(包括管理人員和作業隊伍)。
(三)安排一處辦公場所。落實辦公場所是做好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的基本條件。為保證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的正常運作,鄉級政府要努力創造條件為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提供必要的辦公場地和辦公設備(包括辦公設施、電腦、打印機、電話、數碼相機等)。
(四)籌措一筆管養經費。資金保障是做好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按照“縣鄉自籌為主、省市補助為輔”的原則,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公共財政保障機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列入財政一般預算經常性科目,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日常工作經費和養護應急資金要及時到位,無獨立財政的鄉鎮由縣級財政保障。
(五)健全一個運行機制。體制機制是做好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的實現途徑。各地要根據公路養護專業特點和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專業養護和群眾養護相結合的農村公路養護運行機制,逐步提高農村公路養護專業水平。
(六)完善一套內業臺賬。內業臺賬是做好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的基礎資料。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要按照《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范》的有關要求,建立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內業臺賬(包括規章制度、管養路線基本情況、養護單位人員基本情況、養護巡查記錄、檢查考核記錄、養護工程資料、鄉規民約等)。
為引導、鼓勵、扶持浙江省各地積極開展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規范化建設工作,省里對完成規范化建設任務的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給予適當補助。
三、第一批規范化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建設初見成效
2013年,浙江省在1229個承擔農村公路管養任務的鄉級政府實現農村公路管理站全覆蓋的基礎上,按照“六個一”的總要求,出臺《浙江省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全面完成以“六個一”為主要內容的第一批100個規范化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建設工作。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浙江省第一批100個規范化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共落實管理技術人員405人、養護作業人員1511人、新增專用辦公場所(含辦公室、資料室、工具間)約5500平米、養護車輛設備101臺、農村公路養護公示牌1113塊。鄉級農村公路管理站的管養能力、窗口形象和社會地位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