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空維修差錯直接影響著飛行的安全性,而維修差錯的分類與分析可以加強航空安全性。因此,在研究航空維修環境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結合機務維修的現實狀況,針對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的管理等進行有效處理。本文主要對航空維修差錯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維修差錯;人為安全
因為航空企業間的激烈競爭,許多航空營運都人為的在一定程度上減小成本,提升飛機的運用效率,同時減低維修停場的時間,所以維修工作人員在相對繁瑣的航空系統中進行工作需要承受較大的時間壓力,通常情況下要夜班工作。一系列變和不變的因素都使航空維修差錯成為影響飛行安全的關鍵問題。
一、航空維修差錯的主要特點
(一)突發性
通常情況下,航空部件故障的形成常常要經歷量變和質變。可是維修差錯主要和維修工作人員的一次或是幾次操作錯誤有關,而量變的過程非常短,也就是維修差錯的形成具備突發性[1]。由于維修差錯的突發性,如果出現維修差錯,常常是維修工作人員難以及時處理從而造成嚴重后果,直接影響飛行的安全性。
(二)可積性
航空維修工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如果前一操作發生錯誤就可能導致后一操作也出現失誤,而后一錯誤還會影響到前一錯誤。也就是航空維修差錯存在累積性。經過研究發現,此累積呈現階段性與非線性特點,并非相對簡單的算術疊加。
(三)必然性
英國某位飛機工程師曾經指出,在做某件事情時,一旦存在出現差錯的可能性,就一定會發生差錯。在進行維修工作時,無論出現差錯的幾率有多小,如果操作的次數非常多,那么至少會出現一次差錯。
(四)可逆性
自然故障常常是單項發展的,而且一直到被發現或是解決,具有不可逆性。比如航空部件裂紋出現后一直到停止發展,不可以重新彌合。然而維修差錯具備可逆性,之前的一個錯誤可以進行糾正。
二、航空維修差錯的分析
(一)安全意識淡薄,工作隨意性大
法規制度作為航空維修保障的主要依據,其是提升飛機維修質量和確保飛機安全的關鍵。可是部分機務人員對于安全的認識不充足,不依據有關規定進行操作,導致維修差錯常常發生。例如,在2001年某飛機在預先機務的準備過程中左側的某型導彈走火,造成工作人員1死4傷。在事后故障檢查中發現,引發該次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違反有關規定造成的。其中值班的工作人員未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值班狀態的解除就直接機務準備。這時飛機在通電檢查過程中未斷開軍械斷門,同時也未卸下導彈,然而座艙內的工作人員也未及時協調和報告,從而引發事故。由此可以看出依據有關規定進行操作是保證飛機安全運營的關鍵。另外,還要提升工作人員的章法意識,嚴格依據規章做事,時時刻刻規范自身的操作行為。
(二)法規體系欠缺,維修管理不合格
在空軍初建階段,航空維修體系處于摸索的時期,而維修的思想主要以解決故障為主,有關法規制度欠缺,同時維修管理也比較薄弱,非常容易出現維修差錯[2]。而在上世紀后期,曾經被否定的條令和條例等又得了的恢復與改進,并開始確定以可靠性作為核心的航空維修思想,可是因為安全基礎相對薄弱,航空維修差錯依然十分突出。而近些年來,修訂了許多航空維修差錯的規章制度,而且維修法也在逐漸完善。可是在操作方面的法規體系依然相對較少,嚴重影響著飛機的安全運行。
(三)防差錯設計的缺失,改進不及時
在客觀上而言,航空現役的落后設備都存在許多防差錯設計問題,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維修工作的難度。例如油箱蓋難以蓋好和起飛掉傘等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著飛機的安全運行,上述都是因為防差錯設計的欠缺和機務工作人員工作不合理導致的。在防差錯設計的不斷完善與管理措施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維修差錯的發生。
三、航空維修差錯的控制措施
(一)采用持卡操作與復查制度
許多維修差錯是因為機務工作人員利用習慣和經驗取代條令和規程以及較大的工作隨意性造成。要想解決此類問題就一定要實施持卡操作與復查制度。所有的單位不僅要對地面試車和脫裝座椅等完成清理和完善,還要依據維護的機型特征,對比較容易發生維修差錯的部件位置和工作要深入研究,選擇卡片化的管理制度。利用嚴格的程序與規范的內容來改進機務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進而有效避免空維修差錯問題的出現。
(二)利用安全檢查單
航空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時可以利用許多檢查單,但是檢查單并不是操作性的,也就是完成某項任務的有關程序防范。機務工作人員所利用的安全檢查單一定要是評價性的,主要用在評價制定目標的安全狀況方面或是發現其存在的隱患方面。因為許多航空工作人員對于運用的檢查單相對熟悉,比較容易接受。機務工作人員能夠依據自己所需設計各種檢查單,例如根據維修任務的有關場景設計檢查單,根據作業環境設計檢查單,根據作業的工具及工作卡設計檢查單等[3]。合理利用檢查單能夠及時、準確的發現問題,對于檢查目標的特性可以進行有效檢查,及時檢查出航空部件存在的安全隱患。
(三)改進與嚴格實施法規制度
在法規制度長期的改進下,機務系統已經設計出一套相對完善的法規制度。其中許多維修差錯,例如地面試車和忘加油及發動機損壞等諸多問題,目前已經應用了有效的處理對策。但是,在法規制度方面依然要進一步落實與貫徹。機務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依據法規進行維修與管理,嚴格把所有的維修管理法規及技術對策充分落實在各項維修管理中。另外,領導與部門也要發揮帶頭作用,而對于違法違規的機務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處理,始終維護制度所具備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航空維修差錯通常是由許多因素形成的,而形成的機理也是多方面的,十分復雜。因此,機務工作人員在實踐維修時,一定要充分認識維修差錯的因素,利用有效的對策進行處理,這樣才可以降低維修差錯的發生頻率,從而確保飛機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朝志仁,祁桂根,張凌云.飛機大型蒙皮制造技術現狀分析[J].航空工業學報,2011,25(3):1-5.
[2]徐啟華,師軍.應用SVM的發動機故障診斷若干問題的研究[J].航空學報,2012,26(6):686-690.
[3]王志,艾延延,沙云東.基于神經網絡的航空發動機整機振動故障診斷技術研究[C].沈陽:遼寧省航宇學會動力裝置專業第十四屆學校交流會,2012,(11):66-73.